但在戰國時代,《墨子·經說下》中就已經對槓桿進行了深刻的闡述‘衡,加重於其一旁,必捶,權重相若也。相衡,則本短標長。兩加焉重相若,則標必下,標得權也’。
而槓桿原理如今已經被應用到了每一個角落,兩三百斤重的肉豬被支架單槓掉起,一群人用草繩拉著不等臂的一頭,將兩三百斤的豬拉著在滾燙的熱水中翻滾。
後面還有一頭頭吭哧吭哧的肉被綁起來等待著如法炮製。
遠遠的朱棖看到空前龐大的殺豬隊伍,沒有上前去打擾。
今天他也有任務。
而且這個任務空前艱難和重大。
為此。
他準備了兩隻石羊,十二壇青稞酒,三十石米,三旦頭面,三百兩白銀。
尤其是頭面,麥粒經過石磨碾壓第一次出的麵粉是最好最白的,三十旦能出三旦頭面,剩下的就是麥麩,麥麩經過二次碾壓出的麵粉是二道面,就稍差一點。
如此往復最終實在磨不出麵粉了,便剩下麥麩,也就是麥皮,這是豬食,餓極了的無營養飯食。
如此傾囊貴重的禮物,自然是不會送給蘭縣縣衙。
遠遠的。
黑乎乎的六十座黑煙囪樹立在振遠橋北側兩邊,距離鎮河鐵柱不遠。
這裡便是陝西冶煉司。
別看這座重工廠遠在南京直線距離三千兩百里,彎彎繞繞四千多里地。
但人家直屬工部軍器局,屬工部六科直接管理,不受地方節制。
其一,打造兵器,必須有兵部尚書下達的文書。
其二,打造農具,地方縣衙上書布政司,布政司去跟軍器局交涉,由軍器局下達冶煉司農具打造文書。
其三,沒有其三,將軍炮的鐵蛋在這裡生產,但火藥生產把控的更加嚴格和謹慎,整個陝西只有一座,在西安火藥製造所,這裡生產鐵蛋,然後運送西安,再填充火藥之後,送至衛所。
嚴格控制流程,防止火藥製作配方洩露。
好吧!
一硫二硝三木炭!
這個朱棖知道!
但鑑於如此危險的職業,還是交給專門人士去搞才好。
尤其是。
沒有重灌甲讓騎兵無可奈何,線膛搶做排槍陣,在這個戰爭了幾十年,將士悍不畏死的時代,殺十人便能衝上槍手陣營,不大面積武裝火器,那就是鬧笑話。
普通弓箭手射程六十步到一百步,八十步到一百二步為多,騎射為基本功。
火銃殺傷射程三十步到五十步。
將軍炮的射程在六里以內。
將軍炮對上騎兵,最大的作用並不是殺傷力,而是震懾作用。
就目前來說,發展騎兵比發展將軍炮更為有利。
當然。
深知歷史發展進城的他,不可能讓這種領先時代的東西,被湮滅的。
而往往,符合時代需求的東西才能得到空前發展的空間。
現在全大明都在武裝騎兵,製造刀兵弓箭,沒有國策的支援,沒有專門人士研究,誰能搞火器時代。
現在大明僅僅在火藥火器的第一階段,處在燃燒、爆炸、發射、推進的程序之中,這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
一切以戰爭需求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