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歷朝歷代以來,朝廷的刑律向來都是針對平民百姓的,對於一些豪門貴族而言本身就有許多特權。就算真的犯了律法也有大把機會逃出法網。
更不必說真正的世家貴族,外戚勳貴了。
尤其是皇親國戚,整個國家都是皇家的,用他們自己定的律法處置他們自己不是開玩笑嘛...
景興十年,東海郡王在市井鬧市,爛殺良民,強搶民女。汴京民憤難平,景興帝得知之後,龍顏大怒,為了挽回皇家聲譽,平息民憤,下旨將東海郡王削爵為民,家產充公,圈禁宗人府無特赦不得出!
大秦歷朝對於宗室都是寬厚仁慈的,除了謀逆大罪和自身絕嗣除爵的。削爵為民,抄家圈禁的東海王還是第一個,何況他還是個郡王。
太祖定鼎之後為避免出現前朝宗室給朝廷帶來的稱重負擔,以及避免前朝大亂之時,各地異藩自立威脅朝廷皇室,使皇室無親宗外援屏藩,特重新制定宗室爵位。
凡宗室者,定爵九等。親王、郡王、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親王之爵,可封藩建國,拱衛皇室。非人品貴重,出身尊貴不可封。就藩之前,食祿萬石,就藩之後,封地稅賦上繳三層與朝廷,其餘歸封國所有。
親王子嗣不斷,則世襲罔替,如子嗣斷絕則由朝廷指派近宗皇親繼承宗藩,也可朝廷直接削藩去國收回朝廷。
郡王和國公遙封食祿兩千石,不親藩。三代不易其爵,三代之後每傳一代減爵一等。
而其他七等爵位,則直接傳襲遞減。俸祿也有鎮國將軍開始的千石依次遞減一百石,到奉國中尉時就只有歲祿五百石。
除卻親王大秦絕其他宗室沒有官身司職和皇帝特別差遣之外這輩子都不可能出汴京城。不管是郡王也好國公也罷,不過大秦不禁宗室出來做官。
每次朝廷春闈之時都有特設的宗室科,取士前十就可直接出仕為官。
可大多數宗室都沒有出仕為官為國為民的這份覺悟,百多年來大秦宗室在汴京繁衍發展,尤其是年輕的皇族子弟,血氣方剛,相互之間仗著皇親宗室之千絲萬縷的關係,互為依託,胡作非為。
後來景興帝為了約束皇室宗族無法無天的混賬行為,特地下嚴旨稱:宗室犯法罪加一等,嚴懲不貸!
寇文璞氣勢正盛,夏宗孝也沉著臉不甘示弱回敬他。
這種事情夏宗孝實在太熟悉了,就跟他在汴京市井江湖中和人家打群架時的情況是一樣的。
這時候決不能退縮,一退就會被對方有機可乘!一定要壓回去!
輸人不輸陣!嘴皮子一定要利索!
夏宗孝是個寧肯裡子吃虧,面子也絕不能折的主!
由於自幼身體孱弱,不能習武!真正動起手來,連身邊的小骰子都打不過。
夏宗孝就特別注重嘴上功夫,拳腳已經不行了!要是嘴上功夫還不如人?用夏宗孝自己的話說就是“那還不如一頭淨死在盤匜中算了”......
“你說的不錯!本王是大秦的親王!
朝廷的律例!皇帝的聖旨!自當遵從!
你拿朝廷和皇帝壓本王?
好!我認!
有能耐你現在就砍了本王!
本王既然當的起這個親王,就認這個命!”
你要是不敢砍?
那本王今日非拔營不可!
按你說的,橫豎本王的項上著六斤半是保不住了!
你要是再敢嘰嘰歪歪!本王就先砍了你祭旗!”
大帳內其餘之人噤若寒蟬,夏宗孝、寇文璞兩人怒目相視劍拔弩張,一時間氣氛凝固,只剩下兩人憤怒的喘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