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對於戰爭哪朝哪代都是當做頭等大事對待。
但是將士出征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兵馬排程,糧草後勤,民夫勞力那樣不費時費力。
左慎卻要求京營先派遣一萬組成先鋒營明日就開拔,剩下的大軍在三日之內整肅完畢奔赴前線。
這簡直視天方夜譚,但是軍命難為,左慎還祭出太祖欽定的十七禁五十四斬。
弄得整個京營怨聲載道,混亂不堪。
京營是戍守汴京內外軍隊的總稱。
汴京的三營四軍十六衛統稱京營。
而戍守皇城的南衙十六衛,因為戍守皇城名義上歸屬京營但實際上由皇帝直接掌管。
京營設一大將軍統管,正二品官職,一般都有勳貴擔任。
現在掌管京營的大將軍是威武侯汪泉,宮內汪貴妃的親弟弟。
他坐鎮京營衙門裡,急的滿嘴冒泡,一腦門的汗沒功夫擦。
急火火的大喊道:“龍武軍的黃底軍冊呢?快給本侯找出來!該死的左老頭!你自己想死不要緊,幹嘛拉上我!明日就要
派出一萬先鋒營!我是神仙嗎?這軍士,將官,戰馬,輜重,民夫,軍械,那樣不要時間調配,該死,該死......”
汪泉,嘴上罵罵咧咧抱怨手上卻不敢怠慢,接過自家幕僚軍師遞過來的名冊,隨手飛快的勾選出徵的人選。勾選軍士只能從三軍四營中勾選,至於十六衛那是皇家親衛,有戍衛皇城的重責,汪泉可沒有膽子動皇帝的人。
剛勾了沒兩個,就被他的幕僚制止了。
“侯爺!這個趙家子不能勾啊!他是戶部趙侍郎家的小公子,趙侍郎剛剛派府上的管家打過招呼,希望侯爺高抬貴手,讓他家小公子留守汴京。趙家必厚謝之...”
“啊?...”汪泉思索了會,就將趙家子從先鋒營的名冊中劃掉了。
眼看著汪泉又要對另一個打過招呼的世家子勾畫,幕僚趕忙制止。
“侯爺這個也不能勾啊!這是張貴妃孃家小弟...也打過招呼了...”
“......”
“那這個呢?”汪泉皺眉隨手指著另一個人名。
“也不能!那是,韓本兵家的小公子...”
“這個呢?”
“不行....”
“這個?”
“不行......”
“這個?”
看著他家侯爺豬肝色的臉色,幕僚連不行兩字都不敢說了,只是無奈的搖著頭。
啪!氣的汪泉破口大罵,連筆都扔了,墨汁在桌子上賤黑了一大塊。
“混賬!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先鋒營讓誰去?難道讓本侯自己去?”
京營糜爛,汪泉心裡很清楚。
世家大族,官員勳貴,關係錯綜複雜,勾選軍士本來就難,再加上登記在冊的人員名字,並不是實際人員,京營糜爛,喝兵血,吃空餉的將官佔了十之五六。
實際軍士連在冊的一半都不到,還要刨去老弱病殘,混日子的官二代,真真正正能戰的不足十萬,還大都良莠不齊,勾選軍士,不光是個技術活,還是個體力活......
大秦綿延萬里的邊關防線上,戰火四起,烽煙瀰漫,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
接連不斷的壞訊息傳來,邊關重鎮六鎮被破,只剩下四鎮在苦苦支撐。
鎮北將軍白夜站在薊鎮的城頭眺望不遠處的敵軍營寨,身後站著五位他白家軍的心腹們。
在九鎮百年的戰爭鑄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將門。九鎮中有名有姓傳承幾代的將門都有自己的心腹家將。他們不是朝廷正式軍官,只是主將的家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