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本官累了,事實如何本官自會調查清楚,還請代王明日能陪本官出城走一趟。”
說罷,他也不等朱桂回頭,甩袖離開。
只留下一院子人面面相覷。
朱桂的親兵想要追出去,但是被他制止了。
“不要輕舉妄動,對方是朝廷派來的御史,代表了朝廷的意思,動他等於造反。”
朱桂還是分得清孰輕孰重的。
一旁的徐妙清驚訝的看著朱桂,再結合這段時間的所見所感,不由得問道:“朱桂,你好像變了。”
“變好了還是變壞了?”朱桂轉過頭問道。
“說不清楚,我以前也只是從別人口中聽說過你的事,現在看來,未必都是真的。”徐妙清彷彿鬆了一口氣的樣子。
朱桂沒有接話,而是叫住了張茂,把這幾天全力肝出來的基本教材以及一些基本制度都交給了對方。
“給你一天時間,這些教材謄寫一百份,制度相關十份即可。”
朱桂山說道。
“啊?這……”
張茂的臉頓時變成了苦瓜相。
“怎麼?有難度嗎?不是有活版印刷嗎?花多少錢如數向王管家要就好了。”
朱桂不耐煩的說道。
“王爺,可是大同府內沒有活版印刷的店啊,那是大城才有的。”
張茂有些委屈的說道。
“這樣啊,是本王的疏忽,竟然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這樣吧,你去白鹿書院,就以本王的名義讓他們進行抄寫,讓王管家給你拿一百兩銀子作為那些學子的工錢。”
朱桂說道。
“是,下官這就去辦。”
張茂拿著書稿下去了。
“看來得開一家印刷廠啊,不然會阻礙文化的傳播。”
朱桂思索道。
他確實沒想到在宋朝就已經發明的活版印刷術,竟然在明朝還沒有普及。
看來歷史書上說的沒錯,在這個年代,讀書還是有錢人才能消費得起的活動。
這也堅定了朱桂推行學堂以及教育改革的決心。
另一邊。
孫尚清回到驛館後,越想越氣。
他謀求這個御史的差事,本來就是專門為了報復這位小王爺而來。
沒想到對方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把雲州治理的井井有條。
而且這一切其實他早就預見了。
因為在他這一天多視察的時間裡,所遇到的人無不對這位代王誇讚有加,那絕不是刻意為之。
不過越是這樣,孫尚清心中越氣。
“就算是公報私仇,這次也一定要讓你栽在本官手裡。”
孫尚清看著窗外代王府的方向,拳頭攥的緊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