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徐祖輝前幾日已經聽說了代王在雲州發生的一些事,尤其是其孤身從匪徒中救出自己二女兒的事情。
當時他還非常感慨,以為代王終於長大了,於是順便打聽了一下朱桂的情況。
結果卻把他嚇了一跳,那代王竟然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大量的私鹽,正在和當地的鹽商爭利。
徐祖輝思前想後,斷定這些精鹽是朱桂從鹽販子手裡繳獲的。
不然以藩王的身份去賣鹽,遲早會被人詬病的。
結果沒想到不久之後這代王竟然自己上奏表示要整頓鹽稅,得知這個訊息的徐祖輝幾天沒有睡好。
他倒不是擔心朱桂,而是擔心自己的女兒。
好在他又聽說在郭貴妃以及太子的求情下,皇上最終還是網開一面。
他這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結果就到了現在,原本去雲州給朱桂修葺王府的二子徐膺緒竟然私自回來了,還口口聲聲要他幫代王求情。
徐祖輝下意識就覺得朱桂又闖下了大禍。
徐膺緒當然不知道他爹的心態變化,於是便把朱桂在大同府內的一系列行為都簡單的說了一遍。
最後還補充了他妹妹徐妙清似乎對朱桂的態度有所改觀。
徐祖輝臉色凝重的說道:“這個代王,年紀輕輕,為什麼這麼會惹事?”
“對了,代王的那些精鹽是從哪裡來的?”
徐祖輝愁眉不展之際,隨口問了一句。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每天有大量的精鹽從代王府運至大同商會,代王應該是掌握了精鹽的製造方法。”
徐膺緒想了一下,如此說道。
“精鹽的製造方法?如果他能把這個主動獻出來,皇上一高興,也許不會定他的罪。”
徐祖輝馬上有了主意。
“這、我不知道代王會不會同意。”
徐膺緒有些為難的說道。
現在代王可是全靠販賣精鹽才能撐起整個代王府,讓他獻出精鹽的製造方法,不是等於釜底抽薪嗎?
“他同意最好,不同意的話,為父我也很難為他說話,看他是要錢還是要命了。”
徐祖輝說道。
徐膺緒眉頭緊鎖,沒有再說什麼。
與此同時,劉景明以及張茂彈劾代王的奏摺已經到了東宮太子朱標手裡。
朱標心驚肉跳的看完,本就虛弱的神色更顯疲憊。
“十三弟,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啊?不行,這個奏摺絕不能給父皇看見,不然不僅十三弟的藩王之位不保,恐有性命之憂。”
於是,朱標竟然壓下了這個奏摺。
而同一時間前後,燕王朱棣也收到了劉景明的帖子。
不過他對劉景明提及的朱桂涉足鹽稅的事根本就不感興趣,反正這些事會有大哥和父皇處理,他瞎操什麼心?
反倒是他對心中提到的新式火器頗感興趣。
燕王的藩地在燕京,他是諸多藩王中唯一擁有領兵權的王爺。
原因無他,草原上的蒙古騎兵不甘心元朝覆滅,還會時不時南下騷擾邊境。
明軍雖然勇敢,但對付蒙古騎兵還是有些吃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