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巧,入了臘月,村裡打工的年輕人也都回來了。
就比如陳玉強、陳澤他們和陳凌關係不錯的。
回來後,別的不說,先是被村裡的變化給嚇了一跳。
村口水庫這邊,挖了溝,要搞文化牆,坡上王老臭兩家建了那麼大的地基,乾的熱火朝天。
村東,還又多了那麼些大棚。
更有一家家的張燈結綵,娶媳婦嫁女兒的紅紙和禮金紅單子粘在牆上,還沒揭下來。
這傢伙,一樣樣的,實在讓他們眼花繚亂。
才出門三四個月,村裡的人都這麼富了嗎?!
接著回家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陳凌今天秋後又給村裡找到了新的賺錢路子。
山貨能賣給市裡,野果子能賣給黃泥鎮的罐頭廠……
鄉親們今年腰包都鼓起來了。
比如陳玉強家,叔伯兄弟多,如陳玉彬兄弟幾個,一起進山,加上打獵收穫的皮毛等東西,今年從山裡見的錢,比他們打工也不少了。
這讓陳玉強幾人聽了,頓時後悔的不行。
早知道就不去打工了。
打工也是吃苦賣力氣,哪有在家裡舒服啊。
這時候普通人出去打工也賺不了太多錢,最賺錢的是扛大包,管吃飽飯,那一天也不過才四五十塊錢的收入。
加上這個年頭,馬上又即將進入九八年這個鬧失業潮的年份。
外面的工資情況也不景氣。
“俺想好了,明年不出去了,就守在家裡了,踏踏實實地做咱家的掛麵。”
陳玉強一咬牙,準備重操舊業。
有他哥陳英強的磨坊在,他們做掛麵,做雜麵,都很方便的。
總之薄利多銷嘛。
“對,俺也準備乾點事,不出去了,富貴春天的時候就說過,他來年就不在農莊那邊養雞養鴨子了。
說孩子多了,家裡弄那麼一攤子,覺得麻煩。
想找個別的地方養。
到時候看看啥情況吧,他去哪兒,俺就去哪兒,俺也跟著他養。
反正俺這是實在不想跟著村裡這些人養牛。
養牛賺錢多慢啊。”
陳澤聽到家裡今年秋後攢下的錢後,也有點眼紅。
這才知道為什麼今年村裡這麼多娶媳婦嫁女兒的。
敢情是眼見著陳王莊要富起來了,要成香餑餑了啊。
“富貴有這麼說過嗎?”
陳玉強好奇的問道。
這時候他們都從家裡出來了,往陳凌家的農莊走去。
知道陳凌要給兩個小的擺百日宴了,想問問有什麼用幫忙的地方。
“肯定說過,他早就想著擺酒的時候,把那些雞鴨殺一批了。”
陳澤一臉肯定的道:“另外也是不想讓存業叔老兩口子跟著在這邊每天忙活,撿雞蛋、醃鹹蛋,太費工夫了,後面兩個小娃長起來後,跟睿睿這就是三個。
加上雞鴨鵝這麼一堆,這他哪裡還照顧得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