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陳凌一家在市裡也過起了舒坦日子。
等狗場那邊開始動工後,他也不管什麼事,什麼工人吃飯之類的問題也統統不管。
一個狗場翻建的小活而已,又不是建房子。
不用太認真的去管。
他就只是給找了個燒飯師傅,每天兩頓飯做著,每頓有肉,要求儘快完工。
狗場這邊需要改成水泥地面。
另外就是更大的狗舍隔間。
狗舍和小房子一樣,三面是牆,一面是籠網,再確切一點,不如說是跟後世的動物園玻璃展覽窗差不多。
總的來說,工作量不大。
陳凌找的人也不少,這個建築隊二十幾個人呢。
水泥地面一天就能完工,放到最後來做。
狗舍的話,由於大部分的原有地基不用動,也比較省事,有陳凌好吃好喝供著,工錢比別處也多。
賣力的幹起來,大概也就是一週的時間就能完工的。
最晚不超過十天。
陳凌對此也沒有太過著急。
也就是每天晚上會去廢棄果園看看狗,給狗群喂喂食。
白天的時間,都是帶著家人到處頑耍。
有時候會去孫豔紅店裡坐坐,喂喂龍魚。
有時也會去各個學校圖書館逛逛,找一些書籍來看,王素素是很喜歡看書的,各種書愛不釋手。
當然,更多的,他們還是在家鼓搗一些小零食。
比如炒栗子,紅薯幹,紅薯片,各種山楂、橘子、香蕉做的糖葫蘆。
天天想著法子擺弄吃的。
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也有很多人過來拜訪他。
有劉建成、餘邦金、杜廣和一類的老朋友。
也有韓少博這樣的年輕小夥子,帶著人來討論第二部動畫片的劇情。
還有的,是趙玉寶介紹的,要給他兒童故事做出版的一些朋友。
這些朋友說來也巧合。
陳凌懶散起來,已經很久沒動筆寫過那些故事稿了。
是趙玉寶給王立獻家的五妮兒問起獎學金的事情時,跟朋友說起來陳凌在市裡呢。
然後老頭子非常想給陳凌安排點事幹。
非常想讓他有個作品。
就跟那些人說了陳凌的情況,說兒童故事寫的非常不錯,而且是他老人家親自校正修改過的。
這出版的朋友呢,也對陳凌非常好奇,很想見他。
畢竟陳凌現在的名聲在外邊看來,傳得比較玄乎,連新聞和報紙上的訊息都帶著很大的吹噓和編造的色彩。
他們也想見見陳凌真人。
結果來了之後,只是吃了頓飯,跟陳凌去狗場逛了一圈,就也跟陳凌成好朋友了。
且不說朋友多了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