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海他們跟著陳凌父子兩個走了一圈,也回去吃飯,懸掛艾葉等物。
只有那些外地的遊人還在到處跟著村民,或是挎著籃子割艾草,或是去菜園子摘菜,有說有笑的,很有後世那些城市人體驗鄉下生活的感覺了。
等大家吃過早飯後,大門上也插好了艾草和菖蒲,村裡除了粽香味,艾草的香味也濃郁了起來。
不多時,只聽村外“鼕鼕鏘”、“鼕鼕鏘”,這是賽龍舟的鑼鼓聲。
“嗨嗨喲”、“嗨嗨喲”……
這時賽龍舟的號子,喊得震天響。
八九點鐘,太陽就照得人火辣火辣的。
水庫的河岸上早已人聲鼎沸,鼓聲陣陣。
縣裡、鄉里,皆有人來,還有領導拿著大喇叭,頂著草帽在水庫大王八的石像跟前喊話,講一些陳王莊本地人都不知道的歷史文化悠久之類的東西。
不過到底是誇讚陳王莊人傑地靈的,村民們雖然一句話也聽不懂,但仍舊很給面子的把手掌拍的通紅,一個個滿臉紅光的,帶著驕傲與自豪。
記者們的機器擺著也不知道開沒開,年輕的男男女女也跟著鬼叫不停,胡亂湊熱鬧。
陳凌一家則是早早選了個好位置,在水庫東側的一個大樹下搬了幾個桌子,讓王素素和幾個女同志坐下,他和王慶文兄弟兩個,三個大人帶著娃娃,爬到旁邊一棵粗壯的老柳樹上,騎在樹幹上,迎著風,眼前一覽無餘,那真是愜意得很。
他們今年雖說賽龍舟,用的新船,但也並非那種特製的龍船,只是和普通漁船樣式差不多,就是比較窄長,船身凋刻了龍紋,船頭懸掛了龍頭。
這個以前在縣城的廟會上是劃旱船、舞龍,賽龍舟要看年景。
不過程式不會少,每年還是會給龍頭點睛,請龍神的。
船上也會塗抹特別的油彩,這個陳凌不懂,只是知道和畫神像的那些差不多是一回事,年份不同,好像色彩也會不同。
“來的人好多,這是幾個龍舟隊啊?”王慶忠看著水庫的壯觀場面。
“九個吧,全是周圍村裡的,要從北岸劃到南岸。”陳凌說道。
“彭”的一聲槍響,鑼鼓齊鳴,吆喝陣陣,槳葉齊舉,九條龍舟如蛟龍出海,如離弦之箭,向前飛奔而出。
船頭泛起陣陣清波,船尾現出層層漣漪。
伴隨著陣陣急促的鼓聲,一條條龍舟從北至南朝對岸直衝過去,被龍舟激起的水花波波相連,浪浪相擊,在陽光的照射下宛如一條條銀魚在跳躍。
“我的媽呀,我還以為這麼偏僻的地方,不會有多少人呢,沒想到山路上腳踏車都停滿了,還要走這麼長的一段路,真是累死了。”
“老周,我後悔跟你們出來了,這路趕的,比待在組裡還折磨人。”
到了精彩的時候,水庫的東岸,有一隊人走過來,其中帶著米黃色太陽帽和大墨鏡的年輕女子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
“放心吧,不讓你們白走這段路的,他們這邊不說別的,光說那麼多好吃的就能讓你忘記一切煩惱,不然賽個龍舟不會這麼多人來看的。”
一個留著小鬍子,梳著分頭,酷似鋼鐵俠的男子笑道,“不過思怡,你這個潘金蓮,馬上要見到另外一個武松了,心裡激不激動吶?”
王思怡輕輕翻了個白眼:“我激動有啥用,我又擠不過去,我現在只想去那個武松家喝口水,吃點東西,再洗個澡,這天氣真是熱死我了。”
“哈哈,老周你發現沒,思怡現在灣灣腔沒了,說話全是咱們北方味兒,都會說啥了。”又一個戴墨鏡的魁梧漢子說道,話裡帶著調侃意味。
王思怡用手扇扇風,沒好氣道:“少廢話,趕緊頭前開路,看看哪裡有賣吃的喝的,不然不用拍武松打虎了,我先打你們幾個。”
“得,灣島的大小姐脾氣上來了,咱們還是趕緊往前擠吧。”
周衛軍呵呵一笑,對身後的幾人一招手,向著鬧哄哄的人群擠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