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鶯鸝漫舞,塘邊燕語遲遲。
入了夏,一過小滿節氣,天氣便陡然熱了起來。
好在夏花依舊,蟲兒繁多,魚蝦十分活躍。
什麼青莊、白鷺、水雞、秧雞、油葫蘆之類的水鳥。
以及白頭翁、啄木鳥、黃眼眉、白眼眉、三道眉、細麻桿子、布穀鳥、八哥、老灰頭、烏鴉、喜鵲、斑鳩、老黃鵪之類的山鳥野鳥就開始大量湧現,從各地飛了過來。
田野上,山林中,水庫與老河灣邊上到處是鳥……
農莊這邊更是有一群有一群的鳥雀,飛起來就是黑壓壓的,一副遮天蔽日的場景,來來去去,嬉戲與覓食,前所未有的熱鬧。
陳凌現在想睡個懶覺都難。
天剛亮,就有鳥兒在樹上叫個不停,有長音的,有短音的,像是各種鳥雀的大合唱。
那聲音直往人耳朵裡鑽,再也睡不著了。
每天還不乏出現新鳥與舊鳥爭奪領地築巢的情況,時常有種類不一的鳥兒從天空打到地面,從樹上打到草叢。
一些兇悍的鳥兒,諸如喜鵲、布穀鳥、烏鴉之類的,把新來的鳥兒趕跑還不解氣,還要在天上追出幾里地,一邊追一邊喳喳叫著猛烈攻擊。
還有些搶燕窩的小鳥兒,像麻雀一樣的羽色,只有火柴盒大小,卻和麻雀一樣笨,不會搭窩築巢,成群結隊的唧唧叫著到處找地方住宿。
尋到燕窩之中後,常常被小燕子在天上追出老遠。
也有些因打架受傷的鳥兒飛不起來,全都讓果園的兩對山狸子家庭撿漏吃掉了。
小娃子們這個季節是最歡快的。
天天或跑來農莊,或去土地廟後邊,在高而茂盛的草叢中,或乾脆直接在青綠的麥田中把小身子藏著嚴嚴實實,蹲守一些肉多肥實的鳥兒。
他們抓鳥的方式也比陳凌他們小時候先進。
陳凌小時候還在用千奇百怪的地套、吊腳套抓鳥呢。
這些小東西卻都用上了鐵絲做的夾子。
先到柴垛、麥秸垛邊上抓些蟲子,裝進罐頭瓶裡。
抓鳥的時候,在鳥群經常出沒的地方,拿出蟲子,把蟲子紮在夾子的機關上,當地叫“支棍”。
意為支起來的小棍,一根細而挺直的硬鐵絲,是可以活動的。
貪吃的鳥去吃支棍上的誘餌,把支棍啄倒,夾子就會被觸發,狠狠地拍下來,將其夾住。
他們每人帶幾隻夾子,在樹下或者溝邊等人跡罕見又視野較為開闊的地方,挖個小淺坑,把夾子支起來,放到坑裡。
再用細土埋上,只把蟲子露在外面。
埋夾子的時候手不能碰到“支棍”。
否則手就會被夾住。
夾子放好後,藏身靜靜地蹲守。
等鳥群一飛過來,就從草叢猛然一下跳出來,把鳥群往埋夾子的地方轟……
那傢伙,每個小娃娃半天能抓一串子鳥。
天天掛在身上在村裡招搖過市。
王真真也是每天放學,就跑出去逮鳥。
她嘴上不饞,抓鳥不是自己吃的,只是為了玩。
抓回來就餵給二禿子、小花貓吃。
有時候也會給了別的小娃娃,給了之後,讓他們幫著抓蟲子。
回去就餵給她養的小烏鴉和小杜鵑。
鳥多起來了。
不僅小娃娃們高興,家裡的貓貓狗狗也跟著沾光。
連經常不著家的黃鼠狼一家最近也跑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