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華鱘就是一種硬骨魚,長得體型越大,體表就越是粗糙堅硬。
而且陳凌還在閒聊的時候,問過幾個觀賞魚老闆有關中華鱘的問題。
他也買了些有關魚類的書籍,翻看著查詢了一下。
事後瞭解到,這種魚西周就有了,而且不止是長江,其他大江大河比如黃河、珠江乃至東北和西南的一些大河裡都有活動。
不過到了近代後數量銳減,在各個水系之中相繼滅絕。
“得了,先在洞天養著吧,什麼時候地方大了,給你們開闢一條大河。”
茅屋後的魚塘和鱉池已被陳凌合併成一個大湖。
金魚和錦鯉等觀賞魚不能往裡邊放。
因為會被吃掉。
鱘魚幼苗自然也不能往裡邊放。
陳凌現在也懶得開闢什麼新地方養魚,就把它們放進了石拱橋下的蓮池之中。
鱘魚橋左,觀賞魚在橋右。
其他諸如小娃娃魚之類的小玩意兒,就都丟進了茅屋前後的小水渠之內。
反正現在以他對洞天的控制權逐漸加大,已經很久不用從蓮池淘水了,心念一動,即可打滿一大缸水。
“嗯,這麼搞也不行,還要再細化一下。”
陳凌站在蓮池旁,嗅著荷花的清香,突然意識到這麼粗放的丟進去,乾等著它們自己繁殖變異,似乎有點被動。
“錦鯉是由鯉魚培養出來的觀賞魚,那我就把錦鯉群中,放上它幾尾鯉魚,洞天的鯉魚養的時間夠久了,肯定是優良品種,和錦鯉結合繁殖的話,出現好苗子的機率也大一些。”
“而同樣的道理,金魚是由鯽魚變異,培養出來的觀賞魚,那我就在金魚裡給它放上幾尾鯽魚,這樣結合,或許更合理,出現好魚也更快一點。”
他這種想法是百分百可行的。
金魚和錦鯉群中時不時還會出現普通顏色的鯉魚和鯽魚呢,這就是返祖現象。
雜交的豐產鯽和高背鯽也是透過此類互相搭配的方法選育出來。
想做就做,陳凌揮手從遠處的湖水中招來一些鯉魚和鯽魚,丟進蓮池當中。
“金魚和錦鯉就先一塊混養著吧,等什麼時候出現變異了,再劃分割槽域著重培養。”
弄完了魚,又把那些鸚鵡招過來瞧了瞧,看到它們活蹦亂跳,已經開始找地方做窩了。陳凌就不再多管。
想著等在洞天養上一陣子,再找個合適的時機拿出來。
這鸚鵡也不指望幹啥,單純就是給王素素和孩子養著玩的。
……
從市裡回家沒幾天就是農曆十月初一了。
這天是陳凌父親陳俊才的祭日。
陳凌家的寶貝兒子,到這天也滿四個月了。
小東西整天樂呵得很。
到了深秋時節,這天早上還有點霧氣,陳凌小兩口就給兒子早早穿上棉衣,挎著籃子到山上燒紙去了。
…
現在陳凌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睿睿這臭小子也一天比一天大。
陳俊才泉下有知也會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