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這老闆給陳凌把魚撈好裝起來,陳凌問道。
“沒有。”
老闆搖搖頭,坐回藤椅上,回頭看他一眼:“那個龍魚剛興起沒多久,沒摸清楚,拿不準價格。”
陳凌點點頭:“我看咱們這邊的市面上也沒賣這種魚的。”
“嗯,這魚在港澳臺多,沒傳到咱們這邊呢。據說一條品相上等的龍魚,能賣到三萬塊錢以上。”
說到魚,這人倒是有問必答,但是也不笑,中規中矩,可能是就這樣的性格吧。
不過陳凌也不在意這種細枝末節。
“這麼貴嗎?”
他故作驚訝。
雖然他對龍魚瞭解不多,但也知道什麼血紅龍在後世曾賣出過幾千萬的天價。
只是什麼算好,什麼算懷,以及具體的行情就不清楚了。
“很貴。不過錦鯉也不差,好點的也有上萬的……”
老闆揉了揉眼,打了個哈欠,懶洋洋的遞給陳凌一本圖文雜誌,“去年的雜誌,你看看吧,上面有這些觀賞魚的價格。”
陳凌接到手裡,把裝魚的袋子放進水潭裡漂著,翻看起來。
這是九五年的雜誌。
粵省那邊出版的,說的是到了九五年,粵省的省會城市,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魚缸,觀賞魚的市場在那邊擴張速度很快。
內地的觀賞魚與他們沿海發達城市那邊根本沒得比。
尤其錦鯉,作為前兩年的明星觀賞魚,雖然近兩年被龍魚這個新秀比下來了,但上萬元的品種也是有的。
除了錦鯉,金魚也被大書特書。
具體介紹無非就是金魚品種大多是意外培養出來的。
很多像獅子頭等幾類的金魚,本來是選育的時候出現的殘疾魚。
後來也成為了一個極受歡迎的品類。
這和後來的那些寵物貓寵物狗有點異曲同工的意思。
什麼名貴的寵物身上都帶著點遺傳病之類的。
除此之外,最讓陳凌驚訝的是一類不起眼的“小雜魚”,竟然也被登在了顯眼的位置。
這種小雜魚肚子又寬又扁,他們喊銅板魚,學名叫“鰟鮍”,多數也就三五厘米長,小得很。
由於味道差,魚肉有苦味,而且肚子裡黑乎乎,髒東西多,比較腥臭,沒什麼人吃這玩意兒,見到也棄之敝履。
但是在雜誌上說,前幾年小鬼子那邊的天皇還專門派人來華夏的太湖來找這種魚。
因為這種魚色彩斑斕,養在魚缸很漂亮,已經在國外被稱為華夏彩虹了。
“娘嘞,在村裡撈到就是餵雞鴨的小雜魚,小鬼子的天皇還給當成寶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