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家沒柿子啊,還是煮玉米棒子吧,好吃也省事。”
“玉米棒子也沒了啊,聚勝哥給送來的那些,昨天就吃完了。”
“你還想吃嗎?想吃我去給你掰點。”
王素素很喜歡吃嫩玉米,百吃不厭的那種,蒸的、煮的、放在湯裡的,她都喜歡。
“我去吧,老是掰別人家的不太好,我淘兩碗大米去二嬸子家換點。”
“別啊,她家今年沒怎麼澆水,結出來的玉米棒子又短又小,玉米粒都是癟的,咬下去全是水泡子,根本不好吃。”
陳凌擺擺手,王老太太中秋就讓閨女接走了,兒子也就是莊稼收割的時候才回來,其它時候沒啥人管地的。
“你去備兩碗大米,我去換,我知道誰家的玉米棒子好吃。”
由於本縣稻穀種植少,用大米這東西拿出來換,別人家也高興,覺得是精貴玩意,比較受用。
王素素聽他這樣說,沒啥意見,丈夫嘴挑她是知道的,他說好吃的肯定不會差,就去裝了一瓷盆的大米,放在籃子裡用布蓋好,給他提了出來。
其實今年嫩玉米能吃了以後,前院玉強最先給了點,王聚勝和王立獻兩家也給送了兩次。
吃的並不算少。
這東西可蒸可煮,味道香甜,吃一個意猶未盡,吃兩個也不佔肚子,不會感覺到飽。
所以只要是有,飯桌上經常一天三頓都不落下,大人小孩都愛吃。
這樣吃得就非常快,不怎麼注意,就吃光了。
陳凌換玉米棒子去的是二毛驢家。
他家常年養羊、養驢,這兩樣糞肥是相當有勁兒的,二毛驢家開春的時候,耕地也沒變動,田裡的地力很肥,結出來的玉米棒子又粗又長,粒大飽滿,味道也好。
陳凌是第一次上他家,這漢子見他上門很是熱情的拉他坐下喝茶聊天,知道他的來意後,二話沒說就去田裡給他掰了滿滿一大袋子玉米棒子。
一路上還興致勃勃的聊起來前些日子進山的情況。
這人對陳凌熱情不是沒來由的。
他是陳玉強幹爹,小森的幹爺爺,陳凌之前是救過這小娃一命的,人家這邊也一直念著。
“還聽說你前陣子從鄉里牽回來兩隻大肚子羊啊,路又遠又難走的,費老鼻子勁吧?”
“是啊,老費勁了,走一陣歇一陣的,都不敢走快了。”
“哈哈哈,要是換往年啊,俺家羊這時候也就懷上羔子了,也不用你跑那麼遠,從俺家牽回去一隻就成。”
“沒想到今年家裡進了狼,把羊嚇壞了,大公羊也讓嚇得不中用了,配了幾次沒配上,唉……”
“驢子哥,你找人給看看啊,這不算啥大毛病,喂點藥打個針,也能治好的。”
“對,估摸著是能治好,俺準備下個大集上去鄉里找人問問。”
“不逢集也行啊驢子哥,家裡沒活忙的話,直接去鄉里畜牧站,找老巴頭,這老漢是老獸醫了,這樣的毛病一看一個準。”
“哎喲嘿,你娃現在熟門熟路了啊。”
“行啊,照你這麼說,俺這兩天就去看看。”
二毛驢戴著草帽牽著幾隻羊,陳凌扛著玉米,兩人笑談著往地埂上走。
剛出苞米地,突然看到南邊濃煙滾滾,隔著田地裡青綠的秸稈,隱隱約約還能看到火光。
陳凌瞧的一愣,二毛驢卻跳起腳來,大罵著跑了過去。
“小忘八羔子,讓他不要瞎胡鬧,還是給老子惹出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