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世紀初,獵戶座,死亡的閃爍】
銀河系旋臂,獵戶座。
星海飄渺,若有若無。星雲之上有星星點綴,像閃著熒光的鑽石被灑滿在一條河裡,在天空走著,走著。在星星奶河之上的一個角落,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在那個角落的角落的旮旯犄角,有幾顆閃耀的星星,發著光。
但在眾多星星裡,有一顆明顯變暗了。
將那些星星用線描繪出來,很像一位獵人的輪廓,彎弓搭箭,準備射殺遠方的獵物,蓄勢待發。但是,這次不同,有一顆明顯變暗了,好似獵人少了頭一樣,顯得這個恆星組合沒有那麼亮麗。當然,這幅景象要是能被地球人看到,也在六百年以後了。
暗星。
暗下來的星星雖然暗了,可是現在大小卻變成了之前的數倍之多。它是一顆將死的星星。死前,能量就要耗盡了,所以光度就變暗了。他已不是之前體型雖小但是閃閃發光,閃耀宇宙的明星,而是現在憔悴地膨脹,體積是原來的幾倍。他老了,身體正在喘氣,他不知道他只能喘氣不過這幾分鐘了,這幾分鐘對他來說只是彈指眨眼瞬間。
突然,發生了鉅變。
裡面的核心對外的壓力再也抵擋不住外面幾層的壓力,核心已經堆滿了氦,再也支援不住了。由於核心自身的重力,外面急劇向裡面坍縮,向裡面擠壓著,熱量之海正在燃燒著,貌似真正的人間煉獄。
終於,外殼觸碰到了核心,然後被反作用力以高速回彈出去,這下徹底瓦解了外殼的組織。高能粒子、輻射在這一時刻一下子被迸發出來,被拋向深遠的宇宙,猶如天女散花!尤其是死星的兩極,噴射出強烈的γ射線和攜帶著極高動能的宇宙粒子,所到之處,無一不被摧毀。好在暗星的兩級並沒有指向地球,所以倖免於難,反倒可以看一場“宇宙煙花”。只不過,煙花的光線要在約600年後才能被人看到了。
死亡的閃爍。
參宿四發出的輻射一路以高速行進,輻射射線和一些高能粒子齊頭並進,劃過漆黑的天幕,劃過平靜的時空。一直走、一直走,掠過了數以萬計的恆星,從鑽石雨般的星星之中穿過,好似一把飛劍,穿過天上的瓢潑大雨。光錐一直在時空裡行進,光錐的錐底面積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每一秒隨著光錐的增大,照射到的宇宙空間就更多。
光芒一直走了幾百年,仍在宇宙空間內行走。哇,這時,光芒走到了一個恆星系,走過一顆比較大的氣體星球,似乎看到了那個星球下的鑽石雨,然後又走過了1顆。
它繼續飛行著,似乎看見了一顆黃色的、喜歡“玩”巨大“呼啦圈”的行星,其實那個“呼啦圈”是一些隕石和小冰晶。然後,幾分鐘後看到了比所有行星都大的行星,像一頭大象,披著五彩斑斕的布,那個星有一個顯眼的紅斑,好似一隻眼睛,望著深邃的宇宙。
又過了幾分鐘,那束光到了一顆火紅火紅的星,它是這個恆星系統中第二小的行星,也是一個文明群體的第二家園。這束光也就是在這裡被第一個發現的。光芒用了幾天就走過了這個恆星系統,這個速度是任何文明製造的飛行器都夢寐以求的速度。如果這束死亡之光有意識的話,那麼它肯定沒有想到,有一個文明記住了它——死亡的閃爍。
在暗星——參宿四核心的周圍,直至很遠,天空披上了燦爛的銀幕。
死亡的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