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假的?
好吧,這很刺激,但並不算特別的意外。
其實很多時候人們對於歷史的瞭解都是透過文字的記錄,書寫文字的人如果帶入了較為主觀的情緒,那麼歷史就會發生些許的偏差。
而且每個人眼中的歷史都是不一樣的,就像皇室毒死了親王,在保皇派的眼裡是親王玷汙了皇后,皇后貞烈過人,最後下毒毒死了親王。
可是在其他人眼裡,這就是一樁充滿了陰謀的謀殺,皇室的目的是要減除帝國內所有的親王和公爵,所以他們透過皇后來勾引親王並下毒。
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場,寫出來的歷史都是不一樣的。
但是這次涉及到的歷史,並不是更加久遠的歷史,它就發生在三十年前。
在馬格斯的描述中,如果沒有聯邦的那場入侵戰爭,現在的帝國未必會成為現在的這個樣子。
當時的皇室已經開始腐朽,貴族們安於享樂,就算沒有外力的干擾,內部積壓的矛盾一旦徹底爆發,也很有可能讓帝國分裂成為眾多的勢力。
不過,那場決定命運的戰爭始終是爆發了,爆發的原因在於帝國內的被征服族群人口基數過於龐大。
耀星帝國征服了瓜爾特王朝,征服了省雅王朝,在戰爭中消滅的只是他們計程車兵,對於普通民眾並沒有任何大規模的屠殺,這就讓耀星帝國內奧格丁人口數量只佔據了人口總數的大約百分之五十左右。
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現象,一旦有人站出來引導瓜爾特人和省雅人抵抗帝國,不可避免的內戰絕對會爆發。
與此同時,一些復國組織正在偏遠地區積極活動,他們勸說瓜爾特人,省雅人加入相對應的復國組織,打著恢復國家的口號從事軍事活動。
帝國高層已經察覺到了這些問題以及麻煩,即使多次派出軍隊對這些組織進行圍剿,效果也非常的有限。
有些東西,例如思想,它就像是一個無形的思想上的種子,隨風傳播,一旦埋在人們的心裡,就再也無法阻止它的生根發芽。
族群之間的仇恨與敵視,階級之間的矛盾與分歧,一小撮野心家不斷的活動,最終牽動了整個帝國的局勢。
在人們不知道的地方,三名總督和一些貴族已經達成了秘密協議,他們打算將帝國南部地區的四個州從帝國的版圖上分割下來佔為己有,成立一個更加符合社會底層戰敗族群所希望的,沒有壓迫和剝削的新國家。
內戰即將爆發,帝國的版圖也將被割裂,在高層秘議之後,聯邦開始入侵了。
誰都不可能想到相安無事一百多年,平時哪怕有些小摩擦也會很快結束的相鄰的兩個大國會突然間掀起戰端。
聯邦在沒有任何外交通告的情況下率先發動了戰爭,直接從南面全面入侵,為了達成目標,帝國切斷了南方和其他地區的通訊以及交通,直接讓聯邦軍隊把那些企圖叛亂的勢力掃蕩的一乾二淨。
不過他們算錯了一點,當聯邦發現他們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潰帝國軍之後,一種巨大的野心開始在聯邦人的內心中滋生。
既然帝國如此的虛弱,為什麼我們不繼續打下去?
也許要不了多久,聯邦就擁有統一整個大陸的機會與可能。
在這樣巨大利益的誘惑下,聯邦人率先違反和帝國之間的協議,繼續發動侵略戰爭。
而帝國內有人提出了正好藉助這樣的機會,解決掉目前帝國族群之間和階級之間的問題,於是一場特別的戰爭打響了。
大量的瓜爾特人和省雅人被送上戰場,戰場也變成了一個絞肉機。
可以想想看,一週之前還在為填補飽肚子整天忙著找工作的普通人,只是經過短短几天的訓練就被丟上戰場,又怎麼可能是那些職業軍人的對手?
就算有一兩個具有天賦的人明白了戰爭該如何進行,但他們的數量也絕對無法影響到整個戰爭的戰局。
就如同王公大臣們所需要的那樣,大批的被征服族群在戰爭中死傷殆盡,帝國人口總數幾乎快要減少了三分之一,當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瓜爾特人和省雅人,只有少數奧格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