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歐為首的一些建國家族成員未必不知道帝國會加入到這場針對聯邦的金融狙擊中,以他們對帝國的瞭解,以及多年前那場南北戰爭,帝國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尋求復仇的機會。很多人都認為馬格斯屬於穩妥派,他一直致力於解決帝國內部的矛盾和分歧,手段雖然有時候很激烈,但總體而言還算溫和。對外沒有太大的野心,就連國際外交事務,也多是被動的去處理。可真正瞭解馬格斯的人都會知道這只是他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形象,或者說很多人差不多已經忘記了他這個首相是怎麼來的。
當他用高傲同時帶著輕蔑的眼神盯著帝國皇帝,讓他把權力轉交給內閣的那一瞬間,才是真正的馬格斯。一個具有侵略性,攻擊性的權勢者。
這個世界人們崇尚復仇理論,馬格斯對趁著聯邦現在正在遭遇金融海嘯動手並不奇怪。賽歐之所以這麼說,可能是一種無聊的高層人士習慣,他們習慣性的為某些事情尋找一些藉口,他們習慣性的去尋找一個支援自己所有行為的論點,然後在輿論中佔據更高的地位,讓一切行為都能夠讓人接受,哪怕這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
我要打你並不是因為我想要打你,我要告訴大家因為你多看了我一眼所我要打你。
你違反了我們之前的約定,所以就不要怪我現在開始對你的動手。
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賽歐先生未必沒有解釋給另外一些人去聽的意思,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總要有人站出來尋找一個確切的答案。毫無疑問在這場金融海嘯中聯邦政府扮演了一個不太光彩的角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揭開了這個蓋子的不是某些參與者,而是《早安報》。
有聯邦銀行的人,以及聯邦政府高層參與了勾結國外勢力製造了這起金融海嘯,在金融海嘯的背後,一輪行的政治運動也開始悄然醞釀!
是誰,勾結了外人出賣了國家利益?
平民會有很多猜測,但是另外一些建國家族成員,則會把目標放在這個社會的最高層上,也就是同為建國家族的同伴們,或者聯邦政府的高階成員。如果是前者,這意味著聯邦的建國家族之間也將會有一系列的變化,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如果是聯邦政府的高層,那麼這群人是不是和財團一樣,想要挑釁建國家族來獲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賽歐先生面對同樣量級的同伴的詰問,他不可能自己來承擔這麼多的責任,這個時候就凸顯出杜林的重要作用。他既是一個替罪羊,又是一個“陰謀家”,賽歐先生和他的朋友們只是一個受害者,他們也同樣受到了欺騙,乃至於嚴重的傷害。
在目前的局勢下這些人不會為賽歐先生受到了杜林的欺騙大動干戈,他們會選擇相信賽歐先生,因為這個時候建國家族之間的分裂並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這隻會帶來更加嚴峻的災難,那麼只好把一切都推到杜林的頭上。
對此杜林也沒有考慮過要否認什麼,好處他已經撈著了,接下來就是看各自的本事了。在外匯市場中大量的做空已經讓他的資產打著滾的不斷翻倍,他也相信帝國方面也撈了不少好處。聯邦的金融經濟出現了明顯倒退的預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開始凸顯,無論他是不是去否認什麼,他都會成為人們眼中的罪魁禍首,那為什麼又要去否認?現在這些人對他的指責越多,他回到帝國後的掌聲也就越多。
電話中沉默了許久,賽歐先生說出了最後一句話,“你是一個罪人,杜林先生,如果你還有良知的話,我希望你能夠儘快自首,結束這一場鬧劇。”
杜林以“我會考慮”恢復了賽歐先生的話,然後掛上了電話。
他看著窗外一如既往的風景,吸了一根菸,點了一下頭,“可以撤退了。”
在莊園的園林圍牆外,大量的聯邦士兵開始朝這邊匯聚,杜林身邊的人開始將一部分東西搬離此地,一些不那麼重要的則就地焚燒。
杜林從地下隧道離開的時候地面上的戰鬥已經打響,並不是說他一定非要在這個時候離開,如果他提前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接下來的逃亡將更麻煩。他必須時時刻刻站在一個人們看得見他的地方,只有這樣計劃才能夠順利的進行。如果他失蹤了,沒有了一個合格的替罪羊,建國家族不一定願意承擔這樣的責任。
賽歐先生的電話甚至有可能就是確定杜林是否還在莊園的一個試探,電話打通之後,那些軍人才開始行動。同時,杜林也需要在一定時間內把這個地下隧道指向的方位隱藏起來,這畢竟是在聯邦的土地上,聯邦人的反應速度遠遠要比杜林更快。
與此同時,在《早安報》編輯部,三名聯邦調查局的高集團原推開了編輯室的大門,他們出示了自己的證件,隨後大量的聯邦探員湧入報社,將一個個工作人員帶離此地。他們詢問了馬傑裡和早安報主編的下落,但是沒有人知道這兩個人去了什麼地方。聯邦調查局的探員立刻暫時關停了《早安報》報社,並且將所有工作人員都送到了地區警察局暫時羈押。
就在晚上,這幾天瘋狂加印副刊的《早安報》再次引爆輿論,著名記者馬傑裡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弄到了很多關鍵性的證據,證明在這次聯邦所遭受的金融海嘯中,聯邦政府和聯邦銀行並沒有和這個國家站在一起,他們有可能還參與到了針對聯邦金融狙擊的陰謀中。其中馬傑裡提供了一份不是太清楚,但也絕對不夠模糊的相片,相片中明確的表明在金融海嘯爆發的前一天,大西洋集團公司用所有的股權,從聯邦銀行中拆借了一百億聯邦盾。
並且在文章中說明了一下,一百億這樣規模的拆借如果不經過財政部的反覆稽核批准,聯邦銀行是無權同意簽字的。換句話來說,在大西洋集團公司拿到這筆貸款之前,已經爆發了很多問題,大西洋集團公司的信譽降到冰點還能夠拿到這筆錢,這背後的東西就值得人們去深思了。
其中馬傑裡還介紹了一下主要的經手人,銀行的第一副行長卡爾多先生,目前這位經手人已經失蹤不見,馬傑裡認為,卡爾多先生如果不是已經潛逃國外,那麼就有可能已經被滅口。
在馬傑裡的描述中,那些新生代的財團才是真正的站在了這個國家的角度,拿出了自己口袋裡的錢來積極救世。
最後,他順便曝光了一下聯邦目前在救市背後的疲軟,外匯儲備嚴重不足,加上剛剛增發了千億規模的新幣,在金融海嘯中通貨膨脹過快,大量中小微企業關閉工廠把資金投入金融市場血本無歸,工作崗位不足,失業人口劇增,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變得尖銳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