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先生顯然不是那些具有主角命運的人,在死亡的威脅與金錢的誘惑下去,他很痛快的選擇了一條能夠苟活下去的路。
人們都說小人物很可悲,事實也的確如此,在大人物的面前,小人物就是可悲的“物種”,但是不能因此忽略掉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小人物儘管可悲,可是他們還有選擇的機會!
這個機會在某些時候,比大人物的威嚴要更加的寶貴。
要知道能選擇的都是小人物,大人物們從來都不做選擇,不是因為他們已經長大了拒絕做選擇題,而是他們根本連做出選擇的權力都沒有,更別說機會。
小人物、大人物,到底誰更適合這個社會,誰更適合在社會中長期的生存下去確實不是一件很好說清楚的事情。
麥克先生就如同杜林所說的那樣是一位對自己工作非常嫻熟,熱情於自己事業的人,幾份檔案書寫上資訊內容然後取出公章蓋上去,再籤一個字,許可證在短短的不到五分鐘的時間裡就全部辦完了。有了這份許可證杜林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大面積採礦,不是說沒有這份許可證就不能採礦,只是很多事情你可以違反規則去做,但也要做好準備去承擔相應的結果。
一個小人物偷偷採礦被州政府發現了,可能頂多是罰一筆錢,然後訓斥一頓就算結束了。可如果大人物偷偷採礦被人發現了,就如同在海水中滴落了一滴鮮血,數十公里外的所有鯊魚都開始朝著這個地方快速的遊動。我們所見到的許多宏偉的建築,往往都是從一個微不足道的地方開始開裂,然後崩塌!
不給人任何從規則上找自己麻煩的機會,這就是杜林的態度。因為越是堂堂正正,簡單明瞭的方法,也越是無懈可擊。
做正事和走歪路是不同的!
拿到了這份許可證的同時,麥克先生也非常爽快的向杜林交代了是誰在後面針對他,這個人也的確如同杜林一開始所預料的那樣,就是門農。他並不意外,門農把西部當做了自己的大本營,他要在這裡成為州長然後想辦法登上帝國最高權力的寶座,所以他不會允許在自己的大本營中還居住著另外一個對他有威脅的潛在對手。
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杜林現在在門農的位置上,可能他會做的更極端。
拿回許可證的當天下午杜林就讓人去聯絡蛇頭,至少需要購買不下於五百名奴隸礦工,並且還要僱傭大概五十名到一百五十名的帝國礦工。礦工的混編在西部的礦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行為,絕大多數礦區都在實施這套管理辦法。其實說穿了也沒有什麼高明的地方,人為建立起礦工內的階級,階級的本質就是鬥爭,處於兩個不同階級的礦工團體會彼此仇視對抗,這是保證礦區“平穩”的方式之一。
但是杜林的目的,是為了讓奴隸們歷經一個心理歷程,讓他們承受到痛苦,然後再讓他們“尋找”到通向未來的路。
除此之外,杜林還讓人從安道爾礦區的奴隸礦工中,找出了十名非常努力幹活的礦工,並且當著所有奴隸的面告訴他們,這十人因為熱愛自己現在的工作,並且對自己有著極強的責任心,所以他們提前獲得了自由。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的結算薪水離開這裡,也可以繼續在這裡工作,而且還是搬到員工區居住,並且和本地礦工享受相差無幾的薪水待遇。
一瞬間所有的奴隸的眼神都產生了極為可怕的變化,在這之前杜林也對他們做了很多的保證,其中一些承諾已經實現了。比如說改善飲食和居住條件,並且發放略低於本地礦工的薪水,這些都兌現了。可這些奴隸並沒有表現的太積極,只有極少數人表現的和別人不一樣。那些來這裡時間長一點的奴隸在一開始的激動之後就變得冷漠起來了,因為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杜林編織的謊言。
無論他們在這裡工作期間存了多少的薪水,杜林許諾的三年後如何如何,都還是很遠之後的事情。如果在他們獲得自由之前被殺了呢,甚至是獲得了自由之後被殺了呢?他們所擁有的一切是不是又迴歸到了杜林的手裡?那杜林的許諾還有什麼意義?
可這次不同,挑出來的人都是他們有目共睹的,都是新來的一批奴隸,所以他們更加渴望重新獲得自由,在沒有過多的欺騙與傷害中變得麻木,他們活生生的給所有人上了一課——人應該懷揣著對未來的夢想和希望不斷前行。
這十個年輕人也非常的激動,他們得到了自由,還得到了杜林獎勵的每人一百塊,並且隨時隨地可以離開礦區到附近的城市,甚至是離開帝國回到自己的家鄉。
杜林沒有欺騙他們,當敞開的大門就近在眼前的時候,沒有人能夠穩定自己內心起伏波動的情緒,一個個強捺住心頭的悸動,用顫抖的雙腿看似緩慢,但幾乎都要跑起來的一樣衝出了大門。
他們在大門外自由奔跑的身影反射在奴隸區內那些奴隸盲目渾濁的眼睛裡上,他們的眼睛也變得清明起來,變得透徹,一些人激動的居然哭出來。
大門外沒有端著槍的護礦隊,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些陷阱,他們看到了那些人跑的很遠很遠,直至看不見的時候,情緒才稍微平和了一些。
如果到這裡就結束了的話,那麼顯然太小看杜林了,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在第四天的時候,十個人又都回來了。
他們換了一身衣服,精氣神看上去和離開之前完全的不同,至少他們不像是被人迫害過,每個人的臉上都有一種莫名的自信,以及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