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油女鐵丸用左手的鐵手套敲了敲自己的頭盔,動力裝甲的手臂發出嗡鳴聲,巨大的力量敲出了巨大的聲響。
敲擊聲竟然壓倒了三十毫米口徑的機槍射擊聲,將生化人步兵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來。
油女鐵丸隱藏在頭盔下面的臉頰僵硬住了,然後他就掩飾的大喊道:“檢查彈藥,準備機率射擊!”
與此同時,油女鐵丸透過動力機甲的計算機標註了新的目標,那是位於三公里外的一群刺蛇,這是陸戰隊最危險的對手之一。
只要被這些刺蛇侵入到一千米內,這些蟲子就能將嗉囊中的骨刺噴射過來,尖銳的骨刺具有極強的貫穿力,足以穿透十二毫米的合金裝甲。
而陸戰隊在破防上並不差,他們的三十毫米口徑機槍能在更遠的距離上,輕鬆破開刺蛇的外骨骼。
但雙方的體型差距太大了,陸戰隊穿著機動裝甲也不足三米,被一枚長度七十厘米的骨刺穿透,隊員受到的傷害絕對是致命傷。
這種傷害超出了機動裝甲自帶的維生系統應付範圍,除非能夠立刻得到醫療船的治療,否則就是必死的局面。
反過來說,三十毫米的子彈打跳蟲具有很好的停止效果,但打到刺蛇這種高六米全長近二十米的大蟲子身上,就顯得傷害力不足了。
其實只要三五發過去,一隻刺蛇就死定了,但問題是它不會立刻就死,而是硬頂著身上噴血的傷口,堅持蹦躂一兩個小時,才會因為失血過多而倒下。
想要馬上幹倒一隻刺蛇,至少要命中它數百發,甚至上千發子彈,才能即刻終止這種沒有神經中樞的大蟲子生命。
所以,陸戰隊和刺蛇之間對拼,往往會吃虧,承受極其嚴重的損失。
陸戰隊指揮官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提前發現刺蛇,引導陸戰隊的火力,利用射程優勢,提前對刺蛇進行打擊。
油女鐵丸透過儀器檢測了戰場環境中的重力系數、空氣密度和溼度、風向與風力,迅速計算出射擊的槍口角度。
他首先下令:“第二中隊!保持火力,自由射擊!”
然後他就脫離了第一線,幾步走到一群坐在地上的陸戰隊陣列側面,大聲的下達了命令:“第三中隊起立!”
“標定南極為零點,星球切面為水平。”
機動裝甲的動力轟鳴聲中,六十具陸戰隊機甲站立起來,根據命令迅速找到座標定準的位置。
這些陸戰隊都是剛剛從生產線上走下來的生化人,他們透過額頭的頭釘晶片,灌輸了幾乎所有的戰鬥和戰術知識,但嚴重缺乏自主判斷的能力。
能缺乏到什麼程度呢?
如果沒有開槍射擊的命令,跳蟲撲到臉上,他們都不知道要開槍。
但得到了設計命令,他們就能從晶片中檢索到射擊的全部知識,精準的射擊蟲子的要害或肢體關節,能兼顧火力密度和槍械過熱之間的平衡。
所以一萬生化人陸戰隊沒有單獨作戰的能力,必須搭配百分之一的自然人陸戰隊,擔任指揮的任務。
“九點二十二分方向,仰角三十七度,三發急促射,射擊間隔半秒,六次射擊降低零點二度仰角。”油女鐵丸平穩的報出射擊相關引數,然後斷然命令:“解除一級功率保險,兩千八百米阻攔射擊,開始!”
三十多名陸戰隊士兵,根據命令和引數,整齊劃一的開始了阻攔射擊。
高初速的子彈在空中劃過一道彈道弧線,在六秒後準確的覆蓋到三公里外的刺蛇群中,炸開一片片的煙塵和一道道激射的蟲血。
沒有指揮的情況下,刺蛇的反應很是笨拙呆板,它們只會本能的加快前進速度,試圖快速接近到自己的射程內。
刺蛇沒有匍匐身體,利用跳蟲掩護,也沒有跳蟲主動跳起,在空中滑翔遮擋彈道,更沒有製造混亂的感染者輔助,刺蛇群就這麼硬生生暴露在彈雨中,前進的速度越來越慢。
最終能夠衝到一千米內,對陸戰隊噴射骨刺的刺蛇僅有六隻。
在油女鐵丸指揮下被集火打擊,六隻刺蛇總共發射了十根骨刺就全部倒下,陸戰隊只有四個倒黴蛋被骨刺打倒。
刺蛇群的攻擊被消弭了,損失也絕對算的上是輕微。
油女鐵丸看到局勢重新穩定下來,他指揮第三中隊替換了火線上的第二中隊,然後才無聲的長嘆了一口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