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猛看著像個猛張飛,性格卻十分地細膩。他被葉源叮囑了一番之後,馬上就回了村子,挨家挨戶地交代,交代什麼呢?交代飼料只能為兩三隻母雞,和別的雞分開喂,這樣才能看出效果來。著時候的農村母雞算是重大財物了,所以他一交代人都同意了,畢竟誰都想讓母雞多下幾個蛋不是?
佃客們總共有二十五戶,這時候的戶不像現在一般都是三五個人,那時候的規矩是父母在,不分家。導致有的戶高達一二十個人,人多自然養的雞就多了,可東家給的飼料有限啊!要是可著一群雞吃,怕是沒兩天就吃沒了,哪裡能看出什麼效果來。
這就是云溪他們沒有經驗的地方了,壓根沒想到這個問題,幸好這個王大猛比較靠譜,要不然云溪的那什麼養殖大業恐怕要擱淺一段時間了。
蚯蚓餵雞的效果自然不用懷疑,等佃客們很快發現,一入冬就懶惰的母雞們,又重新驕傲地扯起嗓子唱起了咯咯噠,這讓他們懷疑的心立馬放下了,這東西真的有效。
村裡簡直要炸開了鍋,各家的媳婦們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自己雞的情況,男人們也議論紛紛,雖然養雞素來是家裡老人孩子的事,可如果效益可觀的話,他們也不介意親自上陣的。
因此,時不時就有人結伴來葉家打探雞飼料的事情,葉福葉祿他們便不厭其煩地跟人解釋雞飼料可以先賒欠,等雞養成了,下蛋了,再結算不遲。又領他們看自己家的雞和蛋,葉家的雞吃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飼料了,自然是羽毛鮮亮胖乎乎,就是雞蛋也個頭不小。
雖然葉家的牲口和人住的房子不一個院子,可家裡還是多了很多串門的人。雲開雲霄在前院讀書都讀不進去了,索性帶著書本一大早就跑後院雲錦的屋子裡,這可真是,沒人串門的時候發愁,這串門的人多了也是個發愁。
今年張氏走的時候特別交代,不讓林氏回孃家了,他們在縣城住過十五就過來住,而住幽州城的姑母也打發人來說婆母身體不好要伺疾,也不回來了,所以這個年葉家是既不用走親戚,也沒有親戚來。至於訪友這種雅事,就沒云溪什麼事了,所以她是美哉悠哉地過了一個好年,多長了幾斤肉。
過年還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儲冰,本來這件事情應該是在年前做的,結果年前倒黴事就跟事先商量好的一樣,一件接一件的來。云溪有時候很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到來扇動了什麼蝴蝶翅膀,才讓葉家這麼走黴運,多年積攢的錢幾天沒了。要是不抓緊時間賺錢,以後姐姐的嫁妝都堪憂啊!
現在過年了,糟心事也告一段落了,也將收集到的罪證交給了楊將軍,他也滿口答應了,所以葉源終於有心情想起儲冰的事了,再加上算算日子林氏做月子的時候剛好就夏天了,為了不讓媳婦和孩子受熱,葉源抖擻精神,找了一大幫子人幫忙儲冰。
在沒有空調的年月,炎炎夏日,藏冰就是古人消暑最重要的手段,沒有之一,避暑山莊之類的好地方不是有錢就能辦到,還得有閒才行啊,所以藏冰才是王道啊。
顧名思義,藏冰就是把冬季的天然冰塊儲藏起來,待來年暑天使用。
古代沒有製冷裝置,只能用冰窖來儲藏冰。挖一個冰窖得挖到地下10米左右。冬天冰凍三尺時,到河裡把冰採下來,裁成一塊一塊如同方磚似的,然後把冰全部運到冰窖裡,一層一層整整齊齊地放好,每一層中間都要蓋上麥草,這樣來年取冰的時候才比較方便。最後除了麥草還要鋪上土,壓嚴實了,起到儲存密封的作用。直到夏天,再把冰從裡面取出來使用。
這是一件非常耗費人力的一件事情,好在葉家就在河邊,這時候的勞力又恰恰是最不值錢的,所以還算好。
那些家不臨河的就比較麻煩,需要用牛車馬車來拉冰塊,這花費就多了,不過能挖得起十幾米深地窖的主也不在乎這些運費了。
……
在葉家高高興興過年的時候,云溪遠在幽州的姑母,卻是在犯愁。
所謂的婆母有恙不過是她的託詞,實則是因為她的婆婆,李志遠的奶奶,居然想要幫孫子定親。她選的人家自然不會是兒媳的孃家侄女了,而是大兒媳的外甥女,就是哪個父親任工部員外郎的王瑩。
王瑩本是回來帶母探病的,不想在林家住了幾日,恰逢李志遠高中解元宴請。風頭正盛的李志遠當時就吸引了她的目光,回去之後就恍恍惚惚,害起了相思病。
而她的姨母,也就是李志遠的大伯母,自然知道了外甥女的意思,因為這本身就是她的有意安排。四房出了個解元,以後考中進士當官是肯定的了,自己本來就和葉氏不和,要是再讓李志遠娶了舅家表妹,那以後自己想要沾光不是難了嗎?可要是他娶了自家的外甥女,那就不一樣了啊,雖然王瑩的娘和她不是一個肚子出來的,好歹也是一個爹不是,親戚親戚,走走就親了嘛,總比那個葉雲錦來的近吧。
如此這般,她就往婆母身邊說自己外甥女怎麼怎麼好,她爹是怎麼怎麼的大官。一來二去的老太太自然是動心了,就鬧著要林老爺子找媒人去王家提親,老爺子不願意,老兩口鬧了兩回,這才讓葉姑母聽到了訊息。要不是王家遠在京城,估計老太太就自己請媒婆將事情搞定了。
按理說王瑩樣貌不錯,為人也大方識禮,父親還是當官的,家世相貌那些都配得上商戶出身的李志遠。奈何葉姑母早打算著和自家弟弟結親,口頭上早透過氣,現在另聘別家的小娘子的話這姐弟情恐怕也走到頭了。
再者葉姑母還有個說不出口的理由,那就是王瑩是她大嫂的外甥女,大嫂壓著自己一二十年了,好不容易二戰有出息了,葉姑母才揚眉吐氣,可這要是聘了她的外甥女,豈不是又要沒大嫂壓著了?拿王瑩出身官宦之家,她還能擺得動婆婆的譜?
因此,她是極力反對的,好在丈夫還是和她一條心,認為不能背信棄義,做小人之舉。做父母的都反對,做奶奶的自然也不好堅持,只好作罷了。不過葉姑母的請安次數變多了,被使喚的次數也變多了,所以她鬱悶之下就稱病不出門了。稱病了自然不能回孃家,可說自己生病吧,她又怕葉源冒著寒跑來看她,所以乾脆說是婆婆病了,這小小的伎倆,還稍微讓她高興了那麼幾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