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二月二,按理說就到了春天了,可還是冷的很,有風的日子照舊是不好出門的。這要是在21世紀,那早就熱的脫掉厚棉衣了,有那年輕時髦的姑娘估計就要穿上春衫光著腿了。在這卻是萬萬不行的。所變化者,也不過是穿不得大毛衣服了,棉襖還是必須穿的。不過太陽到底是一天比一天暖和,天黑的也越來越晚了。
林氏如今五個多月的身子,已經開始顯懷,也能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面動了,這讓云溪覺得非常的神奇,一有機會就想往林氏身邊蹭,靠肚子上感覺小寶寶的動靜,惹的林氏都煩她了,老蚌懷珠本就不好意思,那耐煩云溪天天關注。
不過隨著嬰兒的增大,需要的營養也多了,林氏的飯量明顯的增大了,小腿也開始時不時的抽筋了。
云溪前世雖然沒有生過小孩,不過她有好多同學都生了小孩了。記得她大學畢業的時候,她初中上完就輟學的同學,幾乎全都結婚生子了,有的孩子都上小學了。就是高中同學,也有好幾個結婚的。所以她也聽了一肚子的孕婦經、媽媽經。
她知道林氏腿時不時抽筋是身體缺鈣的表現。仔細回想一下,懷孕五個月的時候就應該做唐氏篩查和溶血癥檢查了,可惜這個年代既沒有血常規尿常規的檢查,也沒有普通的微量元素檢查,更加不可能檢查嬰兒有沒有缺陷了。哎,這種年代,也難怪娶媳婦不喜瘦美人了,看著就不健康啊,醫術指望不上的時候,可不就的指望著生娃的娘多健康幾分嗎?
云溪不是學醫的,也沒別的辦法。只好從最基本的飲食上下功夫。這個時候,起碼要保證林氏營養均衡和鈣鐵的補充。林氏不喜歡吃肉食,孕前期反應還比較大,淨吃素了,現在孕中期反應小了,云溪就勸她多吃點肉食,張氏說不能吃帶鱗的,云溪就找葉源想法給她捉泥鰍、黃鱔吃,這個總不會得魚鱗病吧?
葉家都單傳好幾代了,所以葉源也不說溪人小不懂,反正也就費點勁,萬一說的對呢,況且他還一直疑心這個二女兒,覺得她那次摔腦袋時得了土地爺的垂青,所以很是積極地照著云溪的吩咐做了。害的云溪準備好些說詞都沒用上。
除了營養均衡,云溪還說服林氏多出來曬太陽,少在屋裡悶著,一來屋裡燒炭有炭氣,再者就是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了。不過她說的理由可不是這個,而是說月為陰,日為陽,多曬太陽孩子陽氣足,生病少。
這個陰陽論得到眾人的一直贊同,不僅林氏聽了,就連雲錦都破天荒地誇獎云溪:“書沒白讀,總算靠譜一回。”
為了少生病,葉家人開始了沒事曬太陽的好習慣。所以一到風和日麗的好天,就讓人將桌椅板凳靠背椅搬出來好些,沿著南牆一溜搬開,曬著太陽或讀書習字、做針線活,或者什麼也不做,就那麼眯著,懶洋洋的,再愜意不過。云溪想著是不是回頭將躺椅給發明出來,那可比靠背椅強多了。
不過這樣愜意的日子,林東陽和林老頭卻是很少參與的。
因為林家的事,導致葉家破了財,雖然葉源沒說什麼,孩子們也沒埋怨的,可林家兩父子還是覺得很過意不去。
過了十五來,天天都不閒著,開始是各處幫忙,等到了二月,天稍微暖和了點,就開始忙活著往十里八村跑,到處預訂雞苗,生怕晚了被人搶先了。
其實那裡有人搶,這年頭還是小農經濟佔主要地位,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鬧。他們往人家裡一說,再報上河灣村葉家的名號,十戶起碼有九戶都滿口答應了。孵小雞又不費啥事,更何況有人預訂呢,自然是要答應的。
再就是順便聯絡磚窯、石匠、木匠等,為蓋房子做準備,只等三月裡天氣徹底暖和了,就動土建造。
所以很巧合地,二月初八這天,外出的林家父子倆,就路遇了李志遠一行。
五個少年和一個姑娘的車隊,自然是很排場的,少年一人要配一個書童兩個隨從馬車一輛。再加上王瑩的三個丫鬟、兩個姑姑、馬車三輛。還有二十個侍衛,再加上二三十匹駿馬,那陣勢,也是很拉風的。
所以老遠的,林家父子倆就吆喝著牛車靠邊了,一般來說吧,騎馬的都是非富即貴,一般人家如葉家這樣的,那是有錢也買不到這樣神俊的良馬的。
有錢能買的,也就是專門拉車的馬,而馬車速度雖快,舒適性卻遠不及牛車,這就是牛車普及的原因了。所以說,不要覺得葉家用著牛車好寒磣,這年頭只要不是出遠門,京城裡跑的都是牛車居多,誰讓現在車子減震功能差呢!
林家父子這一停,就看見了騎著俊馬的李志遠,他們當然是認識的了。當下就打了招呼,寒暄了幾句。不知道是不是心虛,總之李志遠顯得有點慌亂,沒有往日從容。
雖然這表情瞬息而逝,可林老頭人老成精,還是看見了。好巧不巧的,那居中馬車上的簾子居然掀開了,被林老頭瞥見竟然是個小娘子。
林老頭人存氣沒吭聲,林東陽就沒那涵養,好奇就問了,李志遠支支吾吾,只說是同窗的親戚,他也不太清楚。
這就弄巧成拙了,幾個同窗聽他一說,頓時擠眉弄眼,讓林老頭更加疑惑。不過在這大路上也不方便問,所以寒暄了幾句就各自分道揚鑣了。
回頭林老頭自然是要同閨女女婿說了,他和張氏本來就不怎麼看好李志遠,這下更是不會幫他隱瞞,將李志遠的各種奇怪表現給加油添醋的說了一遍。
林氏夫妻兩聽得心裡毛毛的,第二天一大早,葉源就帶著葉福往幽州去了。也不去李家問,因為完全沒有理由啊,不能因為碰見有小娘子同路就去質問吧?不好說啊?
所以葉源他們就在城裡打探了下,都不用費勁。遊學的舉人都是那家境好的大戶人家,王家也不是那寒門小戶,所以稍微一打聽就什麼都知道了。
這下葉源傻了眼,外甥這事辦的不對啊?你要是有想法,你直接和人定親拉倒唄,你又不和人定?要說沒想法,你送人家小娘子回京幹啥,千里迢迢的,都不嫌費勁啊?最最重要的事,還遮遮掩掩的,到底是什麼個意思嗎?
葉源頓時覺得腦門疼,這回去咋給媳婦交代哩?還有閨女,來的時候閨女還不知道,可這會誰知道岳父岳母、小舅子還有林氏會不會給她學啊?想想葉源更頭疼了。
可頭疼歸頭疼,家還得回啊。葉源也懶得去找大姐問罪了,不稀的理她,辦的這是啥事?葉源覺得姐姐太不靠譜了,太不地道了,決定在李志遠回來之前,都不登姐姐的家門了,等李志遠回來,再決定以後要不要登門吧,看這情況,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