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北雄 > 第1554章去留

第1554章去留 (第1/2頁)

來至宅中廳堂,室內很是暖和,金德曼打了兩個冷戰,寒意略去。

高句麗人在冬天的取暖方式和新羅差不多,都是“地暖”,至於是誰發明的,已無從考證。

所謂的地暖,就是在室內挖出長坑,蓋以瓦片,上面再鋪上木板,將柴禾填入其中,燃燒取暖,煙氣則由通風的煙道引出室外。

宿處也差不多,後來的火炕可能就是起源於此時。

好處是確實室內暖和,壞處就是很容易失火,有時還會把人燻死。

當然了,這玩意不是普通人家能夠用得了的,尤其是高句麗人受到中原魏晉風俗的影響,瓦片這東西只能用於佛寺,神廟,宮殿,以及富府,平民的家中若發現有人用了,立即拿問治罪。

階級固化的手段,是九品中正制的內容,從生活的方方面面來維持貴族的統治地位。

只不過高句麗工藝技術不夠,連瓦片都不讓平民用了。

…………

李靖將金德曼,崔敦禮讓入廳堂,又令人端上熱湯。

“軍中簡陋,沒什麼好招待的,先飲些湯水暖暖身子。”

兩人也不是為了些湯食而來,道了聲謝,飲了幾口,金德曼便笑著道:“聽說大軍在平壤繳獲了些糧草,看來今年大軍應該能夠安度冬日了吧?”

李靖點頭道:“都在預料之中,高句麗西部平坦,東邊多山巒丘陵,以平壤為都城,好取水陸之利。

只是這裡漫無遮攔,若無強敵也就罷了,不然易受襲擾,今一旦城破,卻是便宜了咱們……”

女王殿下眼珠轉了幾許,心說新羅,百濟非是強敵乎?他孃的,高句麗人還真是自大。

這話聽著不很順耳,可她也反駁不得,多少年了,新羅和百濟最強盛的時候,能威脅到平壤城的時候也是屈指可數。

對於高句麗人來說,南邊的兩個小國確實算不上什麼強敵。

崔敦禮在旁邊道了一句,“一如洛陽,承平時方便,戰時便為四戰之地。”

李靖道:“不錯,而且高句麗人先失遼東,大略之上而言,已無迴旋之餘地,再失平壤,東邊那些部族躲在山林之間,也如落日餘暉,翻不起什麼風浪了。”

金德曼笑了起來,她也是這麼想的,沒了平壤城,高句麗人已是頭臉著地,想再爬起來哪那麼容易?

崔敦禮卻有見識,微微搖頭道:“俺記得當年魏晉之時,曹軍曾破丸都城,慕容氏也曾聯合百濟攻高句麗,大軍進擊安平,帶方,虜獲甚眾,高句麗王聽說還在跟百濟人的戰事當中重傷而死。

可幾次大敗,不出數載,高句麗人必定捲土重來。

陛下曾言,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所謂除惡務盡,都督萬萬不可大意啊。”

金德曼徹底不想說話了,說了半天,竟然沒有出現新羅的字眼,實在有些心塞,只能默默唸叨,多少年前的事了,虧得崔師還記得這般清楚。

然後就看李靖臉色,在新羅這麼說話,就算不被主人趕走,也要進行激烈的反駁,鬧著鬧著準定不歡而散。

李都督和崔師為人都還不錯,一會得勸一勸。

只是她不會理解,中原人一旦到了李靖這樣的位置,講究的就是一個喜怒不形於色了,聽到逆耳之言後的反應,即便不喜,也要表現出自己的度量和城府來,哪會如新羅這樣的小國之民那樣展顏露色?

那是沒文化的表現,要被人看低的。

上數幾十年,中原胡風肆虐的時候,外族們佔了上風,行事就很蠻強,也就談不上什麼禮儀文明,一個個王朝和走馬燈一樣換來換去。

所謂剛不可久,柔莫能守,形容的就是兩晉南北朝漢胡兩家的風氣。

…………

李靖氣度儼然,撫須而笑,“元禮所言甚是,未靖全功之前,確實不能疏忽怠慢,那淵蓋蘇文引突厥人南來,頗有計謀,又乃高句麗東部大人,統領東方部族,盤踞于山林草莽之間。

若不能儘早剿除,大軍一去,定有死灰復燃之憂。”

崔敦禮拱手為禮,“都督胸有機謀,不驕不躁,看來早有所料,是俺失禮了,還請都督莫要責怪。”

李靖微微欠身,“忠直之言,自當用心傾聽,何來怪罪之說?”

一來一去,文武之間,胸襟氣度盡顯。

金德曼眨巴著眼睛左右看看兩個,心裡一陣羨慕,這就是唐人書上所說的氣度啊,什麼時候新羅人也能如此心平氣和的跟人講道理?

…………

最新小說: [FF7]薩菲羅斯月亮星 [娛樂圈]一位愛豆 少年白馬醉春風之棠花朵朵 少年白馬醉春風江若清 七零家屬院我懷了糙漢三個崽 世界破破爛爛,幼崽縫縫補補 二嫁古板老男人 全員修羅場!黑化男主都想佔有我 全球檔案 農門相公是錦鯉 小娘子的貓 帝姬兇殘[宋朝] 快穿:這個炮灰有點彪 我不做賢妻 歌劇魅影歷險記 白衣仙君和龍傲天又爭又搶 穿越八零替嫁後我成了軍官心尖寵 重生以後包子的逆襲 重生古代:從獵虎開始逐鹿天下 與前夫和離夜,將軍在我榻上貪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