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元貞四年正月,交州總管李道宗從番禺起兵,用時一月,至甯越郡。
這個時候他的兵力已達到了八千人,他走的有些慢,因為他令交州各郡運來糧草到沿途等待,更命令各郡徵募士卒隨他一道征討叛臣。
這屬於一場軍事遊行,初來乍到,他要看看各郡的反應,也要震懾那些心懷叵測的人等。
情況還不錯,各郡紛紛響應,沿途大軍補給無甚差錯,就是各郡來的兵卒有點少,大多都是數百人。
反而是沿途聽說唐軍到來的訊息的山間土著,比較踴躍的加入到了大軍當中。
要不怎麼說丘和把這裡治理的很不錯呢,他最大的一個功績就是讓交州的蠻族認為大家是一家人,不再對外來人抱有那麼強烈的排斥敵對心理。
當然了,自請從軍而徵的蠻族和當年楊廣徵伐遼東,徵募來的那些契丹人,靺鞨人部眾打的主意其實都差不多。
戰爭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收穫,你不用指望他們出多大的力,逃跑的時候更是千萬不要跟這些走在一處,不然的話他們很可能會砍下你的腦袋獻給敵人,或者帶回自己的部族去炫耀。
……………………
李道宗對這種情況頗為滿意,交州是他的治下,各郡既然擁護唐軍的到來,並願意為唐軍攻打敵人,如此足矣,不用要求太多。
他率軍在嚮導的指引之下,走進了叢林,山脈,整整又走了多半個月才到達交趾。
等到大家鑽出林子的時候,即便李道宗早有準備,卻也是頭皮發麻,到達甯越郡的時候大軍八千人,到了交趾郡城的時候,大軍只剩下了七千人。
一個個都不成人樣,山間的野獸也就算了,蛇蟲鼠蟻才是大軍減員的主要因素,連李道宗都被蚊蟲叮咬的滿身是包,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真是地獄一般的旅程,走出林子的時候全軍一個個狼狽的和逃卒差不多,還下了好幾場雨,李道宗所率的一部分是北兵精銳,一部分則是江左兵卒。
因為不適應這裡的氣候,沿路減員十分嚴重,新加入的那些土著則多數無礙。
天時,地利,人和,中原先人們總結出來的兵法精要在這次行軍過程當中表現的非常具體。
沒有當地人的幫助和指引,中原士卒到了這裡,只環境就能讓他們失去八成的戰鬥力。
尤其是大軍的輜重,在叢林中幾乎寸步難行,李道宗只能讓人輕裝前行。
別說鎧甲,就算是皮甲在這種環境當中也無法穿戴,刀具會很快鏽蝕,箭矢也無法長期儲存,因為箭桿會變形。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狼狽的穿過原始叢林,大軍上下已是衣衫襤褸,形同鬼怪。
等到了交趾郡城,李道宗下令全軍休整了整整半個月才算稍稍緩過了一些,在這裡又病倒了不少人。
到此李道宗算是知道了為何漢時就把交州治所從交趾郡城移去了番禺,南北交通如此艱難,沒把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給扔了就不錯了,哪裡還會到這裡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