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去年時跟幽州軍交戰,這種緩衝時間被他壓縮到了最短,於是大軍傷亡也就重了很多。
若是正常的兩軍交戰,此時他會停下來,仔細聽取探報,再安排戰術。
可這次,和突襲幽州軍那一戰很相似,戰略上的優勢,給戰術留出的空間太大了,而他作為大軍統帥,只會選擇最為有利的一種。
那就是迅速衝過去,在第一時間擊潰慌亂的敵人,而非是等對方結陣之後,繞著步兵軍陣去撕扯,或者是截斷糧道,耐心的等待對方糧草用盡,或者主動撤軍再趁勢掩殺。
所以,在大軍行進中,代州軍將領聽到軍令,做出反應,這個過程產生了一些混亂,而等到看見紛亂的唐軍的時候,大軍其實已經分為了三部。
輕騎兵分到了兩翼,對唐軍形成圍攏之勢。
重騎兵則落在了後面,成了大軍的中軍,,圍繞著李破的將旗,徐徐向前。
而這也並非是李破一時心血來潮,而是有鑑於唐軍中車馬頗多,一旦圍成車陣,重騎兵衝進去的話,會對重騎兵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傷。
所以說,對付重騎兵的方法很多,也是重騎兵在隋軍當中,漸漸淪為配角的主要原因所在。
漫天煙塵當中,騎兵縱馬而來。
馬蹄聲已經連成一片,讓天地間再無其他聲音顯露。
羅士信在大軍右翼,作為代州行軍總管府右領軍,他已經有權率領其他領兵校尉作戰,這是代州軍膨脹之後的結果。
一些將領已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位於眾人之上了。
望著左前方的唐軍軍陣,羅士信眼中慢慢浮上了血絲,額頭上青筋暴露,看上去猙獰而又猛惡。
這一戰,他必定要爭先潰敵了,即便他和左翼的劉敬升交情不錯,可打起仗來,他依舊是當仁不讓。
他死死盯著唐軍中最顯眼的那杆旗幟,斬將奪旗,是大軍征戰中最為耀眼的軍功,沒有之一。
他要在此戰中砍下那杆唐軍帥旗,甚至砍下李元吉的腦袋,此時的他,只有這麼一個念頭兒。
而他也看到了唐軍左翼的混亂,這樣的機會他又怎會放過?
他一把抽出鋼刀,高高舉在頭頂,用力夾緊馬腹,同時徹底鬆開馬韁,頓時,戰馬便前衝到了大軍最前端。
羅士信高聲狂呼,“殺,殺上去。”
他雖然是天生的大嗓門兒,可他的聲音在萬馬奔騰當中,顯得過於微弱,可他的舉動,還是讓麾下士卒爆發出一陣吼叫,聲音向波浪一般從前向後傳遞。
“殺,殺呀……”
喊殺聲直衝雲霄,甚至在這一刻中,蓋過了馬蹄聲,一個個彪悍的北地騎卒在縱馬賓士中,紛紛抽出雪亮的鋼刀,舉過頭頂,縱聲高呼殺敵,如林般的鋼刀迎著夕陽,閃爍出一片血色的光芒。
代州右翼騎軍,發生了一次明顯的轉向,羅士信的將旗在偏移,在側方猛然插向唐軍軍陣,後續大軍隨之滾滾而上。
轟然一聲大響,右翼騎軍已如潮水般突入唐軍左翼。
在此之前,唐軍左翼早已紛亂不堪,而代州軍急於突進,兩軍在此竟然失去了弓箭互射這一慣常戰爭的過程。
在一連串的碰撞當中,成排的唐軍被騎兵撞飛出去,踐踏於馬蹄之下,揚起的環首刀像波浪一般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