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算大的雪。卻讓氣溫驟降。
於是,按照李參軍所說,所有人都哆哆嗦嗦的在靴子衣服裡塞滿了一種被李參軍稱之為烏拉草的東西,在遼東冰冷的天氣中,掙扎著繼續走上他們的旅程。
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這個時候。隋軍的遠征,終於結束了。
隋帝楊廣不甘心的下達了班師的命令。
大軍上下,氣勢全消,三十餘萬大軍,葬送在了這次遠征當中,遼東城下,更是堆滿了隋軍將士的屍骨。
百萬大軍,氣盛而來,卻徒勞無功而返。
這個時候,隋帝楊廣也就到了需要付出代價的時候,很顯然,代價就是,將士離心,誰也不願跟著這樣一位皇帝,去白白送命了。
無數人的血肉,無數隋軍將士和大隋民夫的冤魂,在遼東上空嘶吼。
大隋的統治根基,在這樣一次遠征中,隨之劇烈動搖了起來。
大廈將傾的呻吟聲,在這一刻開始響起。
山東打亂,河北糜爛,而這,也只是個開頭罷了。
也許是隋帝楊廣也感覺到玩脫了,撤軍途中,便先行一步,帶著臣子們匆匆回去了東都洛陽。
不過,付出的慘重的代價,在如何面對如許慘敗上面,隋帝楊廣還是和別人不同。
他留下了大將軍吐萬緒,經營懷遠鎮。
實際上,這個時候,第二次北征,已經被這位皇帝提得了日程之上。
是的,不管是出於帝王的自尊心,還是有著其他的考量,他都決定,用再一次的戰爭,來弭平失敗所帶來的影響。
他的耐心之差,由此可見一般。
當然,不需過多的評論這位帝王的行事,因為常人是難以理解此時此刻,作為一國之君的楊廣,到底有著怎樣的心態的。
也許,只有他身邊的近臣明白,只是絕對不會有人將之宣之於口,所以後來人引經據典再多,也都只能說是猜測罷了。
而此時此刻,一群倖存者,正跋涉在遼東的風雪之中。
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了大業八年九月初。
他們離遼東城已經越來越近了。
能走到這裡,他們做出了怎樣的努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一場雪落下之後,李碧卻是嚴令二百騎兵,擴大了搜尋範圍,由此帶來的意外損傷,她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就冷漠的接受了下來。
在這一刻,她表現出來的果斷和冷酷,可以說,是一個領兵將領最為寶貴的品質。
這個決定,也確實讓他們的形成,變得更加順利了。
因為他們在為嚴寒,付出了十幾條人命之後,終於找到了一處高句麗人的聚居點。
那是一個幾百人聚居的城堡。
高句麗人的城堡,修的非常結實,就這一千多人,在沒有攻城器械,又是在這樣一個天氣裡,強攻肯定是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