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句麗人的刀槍弓箭,隋軍將士都是不屑一顧。
聚集起來的食物,先是讓眾人大吃了一頓,然後剩餘的,都放在馱馬的背上,隋軍這才心滿意足的撤離了營地。
趁著天色還亮,他們又渡過薩水,沒有順著河岸走,他們直接鑽進了山林。
山路難行,何況還有馱馬,這一路就更慢了。
不過吃飽喝足之後,又扔掉了身上所有的累贅,軍中上下,走的都很安心。
不過,等他們登上一座山頭,山腳下,長蛇一般的人群,頓時讓他們驚住了。
而在遠方,薩水兩岸,都是密密麻麻的人頭,那是隋軍主力在渡河。
隋軍班師了。
李破帶著人,趕了回來,跟李碧說的頭一句話就是,“大軍潰了,以後就是咱們自己做主了。”
實際上,這裡的每個人,都能看得出來,大軍還沒有潰散,應該叫且戰且走,或者叫撤軍。
但李破說的,也絕對不算錯,眼前的大軍,已經是極為混亂,爭相渡河的時候,有的地方,已經開始上演了自相殘殺的戲碼。
形容枯槁的隋軍士卒,筋疲力盡的渡過被沖刷一新的薩水,有很多人,直接被淹死在了不算深的水裡。
而渡過薩水的隋軍將士,也都好不到哪兒去,隨著人流的前進,不時有人倒下。
隋軍的各色旗幟,消失了大半兒,沿途之上,到處都是隋軍將士丟棄的鎧甲刀槍,這已經是一支,離潰敗只差一線的大軍了。
他們和另外那個時空中的大軍相比,區別只在於,他們躲過了被高句麗人半渡而擊的命運,只是,他們逃不脫潰敗的宿命。
站在高處的李破等人並不知道,擊潰這支大軍的,又是高句麗人的詐降訊息。
可笑的是,縱觀遼東一戰,滿篇都是高句麗人的反覆無常,更可笑的是,隋軍竟然屢屢相信了高句麗人。
這樣的事情,史冊上也是絕無僅有。
但你不能說這些都是巧合,或者說隋軍上下,都是糊塗人。
因為,之前,那是隋帝楊廣的獨角戲,而之後,卻是三十萬大軍的群演,已經來到極限的大軍,在平壤城二十多里處,聽到了高句麗人降順的訊息,一下子,弦兒就斷了。
實際上,不管高句麗人是不是詐降,想讓大軍再走二十多里,去到堅城之下攻城,也是不可能了。
於是,在接到高句麗人傳來的降書之後,掌軍的兩位大將軍,順勢下達了撤軍的命令。
其實,他們根本沒給高句麗人反覆的機會。
可以說,三十萬大軍,自己擊潰了自己。
而當撤軍的命令傳下,隋軍便也走上了充滿死亡和絕望的地獄之旅。
這一天,擔任大軍殿後的左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在了薩水南岸。
不過,沒有經過大水的波及,辛世雄一部,卻也重創追逐而來的高句麗大軍。
這個時候,隋軍已是走入絕境不假,但高句麗人其實也是痛苦難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