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說的這些黑暗往事,把方彥聽得一愣一愣的,著實長了不少見識。
“老爺子,聽你這麼一說,我感覺淘金的人比盜獵分子危險多了!”
“你這話倒是沒說錯。”
駕駛座上的桑吉,一邊開車一邊說道:“我們野犛牛隊有不少人,之前就是負責維護金場的。”
方彥感興趣的問道:“以前淘金的人有很多嗎?”
“那當然了,之前每年有七八萬人跑來可可西里淘金,在馬蘭山附近最多的時候有2000多個帳篷,一個帳篷4—5人,同時能有上萬人在採金。”
桑吉回憶說道:“因為淘金的人太多,造成許多混亂,當時從省裡下達相關政策,沒有采金證不允許採金,並且金子由人民銀行統一收購。”
“政策下達後起作用了嗎?”
“嘿嘿,啥屁作用都沒有!”
老爺子面帶譏笑,插嘴說道:“很多淘金者都在格爾木透過黑市銷售金子,黑市價格高出國家收購價一兩倍,那時候格爾木的很多地方都有專人負責聯通黑市。”
聽到這裡,方彥越來越好奇,盛極一時的淘金活動到底是怎麼衰敗的。
此後透過老爺子講解得知,淘金亂象一直持續到90年代中期,可可西里保護區管理局成立後,它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清理保護區內的淘金者,當時還出動了大量的武警。
由於淘金的衰敗,一些人就把賺錢主意打到藏羚羊身上,到了1991年,盜獵達到高潮。
在1992年,可可西里行政上的管轄地——治多縣成立了西部工作委員會,傑桑·索南達傑出任西部工高官。
當時西部工委的成立並不是為了反盜獵,而是為了開發可可西里的礦產。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發展到後來,這個機構乃至後來的野犛牛隊,核心任務竟是反盜獵,索南達傑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
回顧可可西里的歷史,淘金和盜獵是避不開的話題,兩者都有許多內容可以發掘,很適合進行電影創作。
…………
11月底,可可西里的荒原上。
“嘭——”
一聲槍聲響起,“巡山隊隊長”日泰痛苦的倒在了地上。
“誰打的槍……誰打的槍?”
嚇了一跳的盜獵頭目,不滿的詢問著,他找到開槍者後憤怒的一腳踹了上去。
“RNMD,差點把我打著。”
說完,盜獵頭目一把奪走獵槍,對著地上不斷抽搐的日泰,狠狠的補了兩槍。
終於,日泰停止呼吸,被徹底殺死了……
“卡——”
方彥喊完以後,劇組所有人都用期盼的眼光看著他。
這次拍攝的是最後一個場景,如果順利透過了,那《可可西里》就可以殺青了。
方彥認真看著回放,確定沒有問題後,他便大聲說道:“我宣佈——《可可西里》正式殺青。”
這句話說完以後,劇組全員都開始歡呼雀躍起來。
回想這次電影的拍攝經歷,他們遇到了不少艱難,高原缺氧、天寒地凍、演員受傷……想想真是不容易啊。
原本一百多人的劇組,此時只剩下了六七十人,想想真是令人唏噓。
方彥用力拍了拍手掌,笑著說道“感謝這段時間以來,大家的辛勤付出,殺青宴已經定好了,今晚大家不醉不歸。”
“導演萬歲——”
現場一片歡聲笑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時間到了晚上,治多縣最大的一家飯店,此時已經是人滿為患。
《可可西里》劇組人員,再加上野犛牛隊人員,大家歡聲笑語的喝酒吃飯。
糌粑、琵琶肉、酥油煎奶渣、香炒犛牛肉、人參果……藏族美食應有盡有,每一道菜都令人垂涎欲滴。
“方彥,我來敬你酒了!”
桑吉直接拿著餐碗過來,裡面裝滿了青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