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讀。”李漁點頭,接著也不轉彎抹角,直奔主題道,“另外,我聽說伯卿公受‘腹語症’困擾,我在古籍上看到一種治療的法門,或許能祛除此病症。”
王章一愣,喜道:“噹噹真真?”
細算起來,他患“腹語症”才一年零兩個月。時間稱不上特別長,但這病對他心態、心理上的打擊,太過沉重。
患病前,王章最喜清談。平日最愜意之事,莫過於邀三五好友闊論高談、臧否時事。談到興處,常常會秉燭夜遊、通宵達旦。
而得此怪病後,他撤席罷宴、閉門謝客,羞與人交談。就算是與摯友親朋說話,也木木訥訥,半天下來隻言片語、寥寥無幾。
虧得小女兒王榮每天嘰嘰喳喳、笑如暖陽地陪著,他才漸漸走出陰影,有了些交際應酬。
不過饒是如此,這[腹語症]也似咽中鯁、肉中刺,使他每日備受煎熬、不得心安。
眼下雖然李漁說的是“或許能祛病”,但其在昨日宴席上的表現,給了王章不小的信心。
“賢侄儘可一一試試!”情緒激盪之間,王章的稱呼都變了。
“府上可有醫書?”李漁問。
“有!有!有!”王章趕忙應道。
接著一聲吩咐,家相喚來七八個粗壯僕役,直奔書齋。
現今的書,多由竹簡、木牘編連,捲成冊。而簡牘,有大小簡之分。大簡能寫三十幾字,小簡二十幾字。
一簡為一章,一冊為一卷。
以《清華簡》為例,簡長二尺左右,《筮法》篇有簡63支,獨立為一卷;《算表》有簡21支,也為一卷;而《系年》138支簡,3800餘字,也是一卷。
王家所藏醫書有五,《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外經》、《白氏旁篇》、《本草經》。
其中,《黃帝內經》十八卷,缺失三卷;《外經》三十七卷,餘二十卷;《扁鵲外經》十二卷,餘五卷;《白氏旁篇》二十五卷,餘八卷。《本草經》三卷俱在。
重倒是不重,總共也才三四十斤。
但個個年代久遠,歲月洗禮下,有些簡片皴裂,墨跡脫落;有的牛皮繩老化,似斷非斷。
僕役們可不敢大意,都以綢布襯墊,小心託舉、輕拿輕放。
五十一卷簡策,來來回回,竟運送了三十幾趟。
動靜不小,引得不少的僕從、丫鬟們翹首探看。
李漁有些汗顏,他本打算去書齋的,沒料想王大儒心情急迫,竟直接搬了書過來。
“阿翁。”有一青年男子風塵僕僕,似是剛從外地趕回來。
“賢侄,此犬子王斌。”王章為二人介紹對方,“子君,此是李漁。”
李漁拱手見禮。王斌手舉到一半,忽然皺起眉頭:“是你這個鯫生子。”
鯫是小魚,鯫生是罵人的詈語。
李漁眉頭一皺,不過還沒等他有所反應,王章大怒,拿起手邊一盞方盂就砸了過去:“豎子,住口!”
王斌狼狽躲過,口中辯解道:“阿翁,此人輕薄懷姬……”
嘭!
屋外檻窗處傳來一聲悶響,接著,是女子的輕聲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