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少!”
宋援朝微微點頭,這個情況他早就有預料,其實在最初江大海來求宋援朝,宋援朝提出這個合作模式時就斷定了這個結果。
道理很簡單,無非就是同工不同酬而已。
相比當鄭國元在泉林廠和優民廠合作不同,現在的合作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時鄭國元的合作是作為產品代工合作,而現在司特和新優民廠的合作等於是新優民廠對司特方面的勞務輸出性質的合作,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前者只是進行產品代工,除去在生產環節由泉林廠派駐的人員進行品控,同時把控原料採購和整體銷售環節外,優民廠在管理上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性的。
但後者不一樣,現在的勞務輸出方式等於直接把自己的員工派駐在了對方的企業中,和對方的職工幹一樣的活。可問題就在於在幹一樣活的情況下,所獲得的報酬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現在新優民的職工在司特工作,按照司特的職工收入和福利相比,他們的收入卻是由新優民廠來決定的。
江大海在根據人員的數量和工作崗位和司特方面折算勞務工時,按照工時獲得勞務報酬,這部分勞務報酬直接由司特公司和新優民廠結算,打入公賬。
司特方面的勞務報酬是以司特人員的崗位來制定的,這點並沒有剋扣。但新優民廠是絕對不可能把這些勞務費用全部給派遣的勞務職工們,如果這樣的話新優民廠和江大海本人算什麼呢?
雖然目前新優民廠自己的生產已經停工了,但裝置的維護和日常開銷總得繼續支出吧?再加上江大海等留守廠子的幹部們,他們的日常工資福利也總得保證吧?這些錢又從哪裡來?在目前新優民廠實際已經停產的情況下,已經沒有自己造血功能了,這些錢的來源不就是從整體勞務費用裡支出麼?
此外,還有退休職工的退休金、醫療費報銷等等,這都是錢啊!江大海再有本事又不是神仙,哪裡變得出這麼多錢來?自然也都是從勞務費用裡進行支出。
再加上司特的薪金標準和新優民廠原本的薪金標準是完全不同的。司特是合資企業,新優民廠是國有企業,合資企業的薪金標準自主比較靈活,也不需要進行目前規定的工資級別來計算。
打個比方,司特普通崗位的熟練工人每月收入在150元左右,可同樣崗位在新優民廠的收入最多也就50元左右,哪怕加上獎金福利也相差甚遠。
這樣下來,勞務費用的結算就有了空間,打個比方,江大海同司特的勞務結算是按150元收入結算,但實際給員工發放工資福利卻是按原來的標準結算。
其中廠子就直接拿走了個人大半的勞務收入,這些收入作為廠子日常支出、退休工資、醫藥費報銷甚至江大海等人自己的工資放發使用。
這個模式在江大海看來毫無問題,不僅解決了企業內部的困難,還能有一些結餘。可對於職工個人來說就不怎麼樣了。
要知道司特和新優民廠的合作同之前泉林廠和優民廠合作的模式有本質上的不同,現在新優民廠的職工可是全部在司特上班的,平日裡勞動管理和工作分配也是按照司特的人員來執行的,大家乾的也是同樣的活。
大家既然做一樣的工作,付出相等的勞動,可最終到手的報酬卻遠遠不如司特的員工。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會在這些人心中造成強烈不滿,當這種不滿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爆發出來。
對於這樣的情況宋援朝早就想到了,也是樂於看見的結果。而現在,情況也在他預料中的方向發展。
“江大海那邊是什麼情況?”宋援朝問了一句。
“他?他明年就退休了,現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您覺得呢?”鄭國元回答道。
“這倒也是,我這位老領導接任廠子就是來救火的,他現在最看重的就是安安穩穩退下去,如果能臨退休解決一下級別問題就更好了。這樣吧老鄭,這個事也用不著急,等過幾個月再說,看看我這位老領導的反應,說不定到時候他會自己找上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