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重歸黃金年代 > 第四百五十七章 野蠻競爭

第四百五十七章 野蠻競爭 (第2/2頁)

“是呀,等今天弄完明天就在這正式辦公了。”孫耀良笑著點頭,朝著一旁走去準備找茶葉給宋援朝泡茶。

“別喝茶了,我也不渴,坐下來說事。”宋援朝喊住了他,招呼孫耀良坐下聊聊。

孫耀良回到宋援朝身邊,在一旁坐下,接過了宋援朝遞來的煙點上。

“我問你,優民食品廠的情況現在怎麼樣?”宋援朝開口問道。

他從燕京回來後的當日孫耀良就向宋援朝做了彙報,就在宋援朝去燕京的那幾天金陵優民食品廠在市區範圍的各菸紙店也搞起了直供銷售模式,而且和泉林食品廠的廠長鄭國元不同,泉林廠採取的是揚長避短的策略,在一分廠目前沒有能力加大產量,全面佔領市場的間隙果斷以郊縣和周邊城市為入手點,使用了和一分廠類似的直供銷售模式。

不得不承認鄭國元的眼光不錯,入手方向也非常準確,他的做法很快就得到了效果,不僅開啟了周邊市場的局面,扭轉了泉林廠產品滯銷的狀況,同時也藉著這個機會直接控制住了周邊銷售網路。

另外,鄭國元這麼做也是仔細考慮過的,在他看來一分廠先下手為強,已經佔據了金陵市區的銷售網路,如果和一分廠直接在市區爭奪很得不償失。

市場不僅限於眼前這塊,整個市場遠不是泉林廠和一分廠兩家能夠佔有的,而且一旦和一分廠搶奪市區銷售網路必然會引起一分廠的強烈反彈,做買賣不是這麼做的,既然現在一分廠限於產量沒能把觸角伸到外面去,倒不如泉林廠來個你幹你的我做我的,兩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做自己的渠道,從而避免了可能發生的競爭。

鄭國元的想法不錯,考慮的也很全面,而且結果也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

這也是宋援朝對鄭國元這個人感興趣的原因,在目前擁有如此清醒頭腦,並且能在最短時間採取最有利也最合適的銷售手段,這樣的人是人才。

和眼光長遠的鄭國元不同,優民廠的姜友興卻是另外一個路數,姜友興的方式簡單粗暴,根本沒絲毫遠見,甚至可以說是蠻橫不講理。

當搞明白市場的變化後,姜友興非但沒自我檢討,反而埋怨起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一分廠和後來跟上的泉林廠。在他看來這個市場就是給一分廠和泉林廠搞亂的,原本明明好好的銷售模式偏偏要弄出新花樣來,如果不是他們亂搞,自己的優民廠怎麼會銷售如此慘澹呢?

面對這樣的情況,姜友興沒有自省,更沒有和鄭國元那樣從市場的角度去慎重考慮問題,而是直接就給供銷科下達了針對一分廠搶奪市區銷售渠道的行政命令,更要命的是姜友興還命令供銷科直接以出廠價進行銷售,用低價搶奪市場,完全不顧行業內部規則。

姜友興的這個做法其實是許多中國企業家的作風,尤其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甚至在二十一世紀依舊存在的普遍現象。

在商界上有這麼一句話,國內的許多產品其實很不錯,市場潛力也大,可偏偏一個行業產品做到最後整個市場做的爛掉,所有做這行的企業一個個都不賺錢,甚至還虧得要當褲子。

不僅是在國內市場,在國外市場同樣也是如此。

就拿改革開放後第一個興起的服裝紡織品行業來舉例吧,八十年代一件普通服裝的出口利潤可以達到300%以上,最高的500%也有。

可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服裝出口的利潤直線下滑,之前的高利潤在同行業無序競爭的情況下蕩然無存,出口服裝的利潤基本為零,甚至是負數,完全靠著出口退稅來獲得盈利。

而這還不算,為了獲得長久的海外訂單,有些工廠甚至咬牙連退稅都不要了,直接就是虧本攬貨,實在熬不下去就在原料上動手腳,比如減少面料支數,對輔料採購成本不斷壓縮等等,用這種手段來進行競爭。

這種激烈到刺刀見紅的競爭方式可以說是損人不利己,等到電商時代興起後,服裝紡織業更是全面遭受重創。

人們根本就無法想象在九十年代初一件能賣幾千甚至上萬的皮大衣在二十一世紀居然在網上只賣不到200元,面料好些的也不過才500以內,其價格和成本相比簡直不可思議。

最新小說: 重生七零嫁軍官 這個明星正得發邪 袖月段子集 夏歇 龍婿當道:我的白富美老婆 好煩,錢總是花不完 修真狂龍在校園 重生肥女非等閒 地下情:寶貝,你真甜! 重生之改天換地 重生七零,極品老婦靠空間洗白 簽到從鄉村種田開始 重生薔薇歲月之1979 霍總,養妻已成癮 日漸崩壞的高中生活 森羅域 今夜有戲 絕代神婿 文娛:被誣陷抄襲,成了全職大師 神級小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