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寶剛在南都不屬於任何派系,如果說他和誰關係好些,無非就是和古常軍的私交不錯。
古常軍離開南都之前特意把魯寶剛推薦給了宋援朝,同時暗中和宋援朝聯手再加上本就和江大海不對付的顧平攪黃了江大海原本對一分廠銷售公司的安排,趁此機會把魯寶剛放到了銷售公司副經理的職務上。
從這點來說,魯寶剛是古常軍推薦給宋援朝的人,他到一分廠後無論是之前一分廠還是現在的司特公司,魯寶剛的工作能力也讓宋援朝很是滿意。從魯寶剛本人來說,他一個在南都廠幹了這麼多年的老供銷一直不受重用,現在終於有了發揮自己能力的平臺,從心裡也對宋援朝由衷的感激。
兩人說了幾句話,無非就是宋援朝關心了下魯寶剛,問了問他在銷售公司具體工作的事。
抽了半支菸,魯寶剛開口對宋援朝道:“宋董,有個事我得和您說一下。”
“你說。”
“泉林廠和優民廠您知道吧?”
宋援朝點點頭:“知道,這兩家廠子都是搞飲料的,泉林廠的廠長叫鄭國元,優民廠的廠長叫姜……姜友興對吧?去年的時候這兩家廠子學我們一分廠也搞起了直供銷售,鄭國元的腦子比較活,沒在金陵當地和我們競爭,去了周邊地區,據說還乾的不錯。”
“至於優民廠的姜友興嘛就不怎麼樣了,在金陵亂搞一氣,當時老孫還擔心他把市場給搞亂了呢。不過後來就沒聲了,雷聲大雨點小,現在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怎麼樣,呵呵,這個姜友興還能怎麼樣,不懂供銷非得裝懂,做事一拍腦袋就勐幹,他以為還是當年搞計劃的那套呢。您不知道吧,優民廠前些時候快熬不下去了,姜友興連他們供銷科長的職都給撤了,一家好好的廠子被他折騰的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魯寶剛搖頭說道,聽到他這麼說宋援朝倒是來了精神。
當初優民廠直接在金陵本地和一分廠競爭,不僅學著一分廠搞直供銷售,而且還主動降價。當時孫耀良很擔心會影響到一分廠的銷售,特意找宋援朝商量這個事。
為了面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宋援朝和孫耀良還特意制定了一個促銷方案以應對這種情況,可誰想到他們的促銷手段還沒展開呢,優民廠那邊就因為姜友興的瞎指揮自亂了陣腳,看似勐烈的進攻瞬間自己內部把自己給瓦解了,弄到最後不了了之。
之後,宋援朝也沒太過關注這事,因為那時候新品已經開始生產,再加上後來江大海意圖插手一分廠銷售公司和合資的一攤子事,宋援朝哪裡顧得上優民廠和姜友興呀?
如果今天魯寶剛不提,宋援朝估計早就把優民廠和姜友興給忘了,哪怕當初他和孫耀良還曾打過優民廠的主意,琢磨過如果有可能的話把優民廠合併過來以擴大一分廠產量的想法。
不過這都是舊事,現在司特公司成立,宋援朝已沒了當初在南都的顧慮,企業的發展不再受許多條條框框約束,所以這個想法也早就丟一邊去了。
魯寶剛詳細和宋援朝說了說優民廠前段時間的情況,由於姜友興的瞎指揮導致優民廠不僅產品銷不出去,反而得罪了一大批人,使得優民廠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今年過年,優民廠上下連年都沒過好,福利什麼根本就不用想,連正常工資都發不出來,僅僅只發了一點生活費勉強把這個年給過過去了。
為了這事,優民廠上下對姜友興的意見極大,眼看著下個月的工資在哪裡都不知道呢,廠裡的資金已經斷了,水電都快交不出來了,姜友興是急的頭髮一大把一大把地掉。
“這麼說,現在優民廠已經不行了?”宋援朝問道,同時心裡盤算起來。
如果是在以前,優民廠對宋援朝還是有吸引力的,畢竟作為同行企業優民廠的產量雖然不如一分廠,可在金陵本地也不算差。假如能合併優民廠,那麼一分廠的產量就能再上一個臺階,對於一分廠是有極大好處。
可現在不一樣了,一分廠已經成了司特公司,燕京、滬海、山城這三地的新廠都在開建,最晚六月底就能初步投入生產。再加上金陵本地的新廠也馬上建成了,等幾家廠子全部投產,那麼之前困擾宋援朝的產量問題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決。
所以從這點來說合並優民廠已經沒了必要,可就算不合並對於司特公司來說優民廠也不是沒用。宋援朝想到的是優民廠的那些熟練工人和有豐富經驗的職工,這些人可都是寶貝啊!
司特公司現在最缺的是什麼?不就是能用的人麼?既然優民廠熬不下去了,那麼是不是能夠想辦法招攬一些人過來呢?當即宋援朝不由得思索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