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卿認輸了。
但眾人彷彿置若罔聞,皆沉醉在龍吟一劍的風華之中,不可自拔。
沒有人認為陳文卿輸了。
畢竟,那一劍就連張謙師兄,都無法安然無恙地接下來。
若非是張謙臨場突破,這一劍之下還真是禍福難料。
當然,更沒有人認為張謙輸了。
張謙作為外門第一,從來沒有人因為他只是外門弟子身份,而有所輕視。
更何況,以張謙如今的實力和修為境界,已經穩坐內門第一。
就連親傳弟子,恐怕也能一爭高下了。
在生死之間磨礪刀鋒,以此突破境界,就問天下又有幾人可以欣然做到?
紫霞觀千餘弟子,唯張謙一人爾。
張謙聽到陳文卿主動認輸,說道:“師弟,既然你這麼說,那麼這次對戰,我們算是平手吧!”
“我期待著師弟突破出竅境,那是我們再戰一場!”
張謙說完,大笑著騰空離去,留下眾弟子仰望的背影。
其實,張謙到如此修為境界,已經不執著於勝敗。
但他卻知道,這次宗門大比的勝敗,關係到符籙道院的生死存亡。
於是,張謙一錘定音,兩人之間的比鬥,最終以平局收場。
至此,符籙道院比鬥最終以五勝一平的戰績成功晉級。
經此一戰,陳文卿的大名響徹紫霞觀外院,就連內院弟子都知其大名。
眾人紛紛推測,陳文卿或許又是下一個張謙?
紛紛感嘆,符籙道院真是好運!
不過。
從戰績看來,似乎陳文卿還更勝一籌。
張謙入紫霞觀半年,成為外門第一;陳文卿卻只用了半年的時間,戰平了張謙。
由此,可以看出陳文卿的天賦,或許更加驚人。
此時。
陳文卿準備從問道場中離開,卻遠遠傳來了一個聲音。
“還請留步,吾有一事相問…”
聲音由遠即近,待最後一個字說完,一個身影已經從天而降,落在了陳文卿身旁。
來人身穿鶴氅,鬚髮皆白,手提長劍,身形瘦高,面容清絕。
“吾乃武道院掌院青松,來此是想問你,你可有興趣加入我武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