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吐蕃也是這麼大個國家,這麼大個國家想要征戰,也不是像之前那樣隨意。
你瞅我幹啥,我瞅你咋的,兩個部族便打了起來。
至少一點也得懂得找個藉口,這樣一來對於整個吐蕃的軍民來講,既是一個幌子,也是需要來鼓舞這天下的百姓,從而打贏這場戰爭!
“不錯,這群唐人陰險狡詐,我們此次征戰,也不過是知道了他們唐人的詭計。
所以趁機發動戰鬥從而掌握先機。”
眾人聞言再次點頭應和,將軍所言非常有道理!
“好了諸位,傳我軍令,讓所有的將士們都做好戰鬥準備。
半個月後,等待大相一行人把後續的攻城器械安排過來之後,便是我們對唐人展開猛烈進攻之時!”
“是將軍。”
“除此之外,派遣人手一定要給我死死的盯住唐人。
免得這群唐人在這關鍵時刻,突然對我們背後一擊。
把我們打得措手不及!”
“是將軍。”
命令安排了下去,吐蕃一行人開始進行戰爭訓練。
同時派遣大量的斥候,死死的盯住唐人,免得在這種關鍵時刻,被人揹後一擊!
就在他們這西南邊關一片戰爭風雲之時,大唐的東北部邊關倒是顯得十分的平靜。
自從羅藝興兵叛亂,被自己人投誠鎮壓之後,整個幽州徹底掌控在朝堂的手下的。
不但派兵北上,又派遣了大量的軍隊佔據東北城池,死死的盯住了盤踞在遼東的這群高句麗人。
這群高句麗人,但凡他們那邊有任何的事情,能夠第一時間來報。
這也就有了大唐那邊的將士,當聽到了高句麗人發生了內亂一事,800里加急抵達到長安城一事。
希望陛下能夠下達命令,把高句麗的事情妥善的解決。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我大唐已經經不起兩線作戰的代價,除了兩線作戰,還得兩線防守。
當務之急是要把吐蕃一行人徹底的解決。
等到把他們吐蕃一行人解決完了之後,再開始進行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同時給邊東北邊關的將士下達了命令,繼續死死的盯住這群高句麗人,但凡他們有任何的異動,立刻來報。
同時派人前去高句麗,實施自己的計劃。
反觀另一邊,高句麗雙方的戰爭還在繼續。
而他們此次征戰是以高句麗大將軍為主的一行人掀起的戰鬥。
若是對於高句麗的百姓而言,此次的戰鬥可真的不應該。
此次叛亂的大將軍一行人,本就是高句麗的鎮北將軍,更是皇親國戚,誓死效忠他們高句麗。
只是這個將軍是好的將軍,但是這個高句麗的君主,可並不是一個聖賢的君主。
老君王西去之後,新的君主登基。
這個新君主比較年輕,這人還有點好色。
竟然在人家大將軍的兒子大婚之日,相中了人家兒媳婦兒。
身邊奸臣當道,居然設計把這大將軍的兒子,以莫須有的罪名投入了天牢。
把他的兒媳婦兒更是直接奴役到了宮中。
聽到了這則訊息,朝堂的文武百官一部分人進行反對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