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鋼球已經從第一架機械臂的空檔中鑽過,
順勢穿過第二架機械臂,被第三架機械臂捕捉並卡榫,第三架機械臂也如他的前兩個兄弟一般的開始轉體,
第四個缸筒如此,
第五個缸筒如此,
待第六個機械臂透過之時,
第一架機械臂正好將缸筒放置於其後的高壓傳送筒中,
“咚”的一聲巨響過後,一枚缸筒炮彈又如法炮製的順著管道飛奔而去,
昂首闊步的走向了自己的新家。
“咚”“咚”“咚”“咚”“咚”……
隨著一連串的缸筒炮彈被輸送走,
待第八個缸筒透過之後,第一架機械臂已經原地折返歸位,姿態徹底調整完畢,順勢將第九個缸筒攬入自己的懷中,立即利用缸筒原本的力量執行轉體動作,
第十枚缸筒也如同第二枚一般,被第二架機械臂捕捉,
如此便徹底完成了一波姿態調整,
迴圈往復,生生不息。
“所有裝置運轉正常!機械臂使用率66.6666666%,誤差率低於37個量級!”
呂方這才鬆了一口氣,好整以暇的端起自己面前熱氣騰騰的咖啡美滋滋的抿上一口。
他的操控臺就在所有機械臂的右後上方,算是一個塔臺,
站在裡面,透過窗戶可以看到所有機械臂忙碌的景象。
若說人類智慧的終極結晶就是機甲,
那麼當下人類工業的最終結晶就是自己面前這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氫能源接收轉運站。
木星上面的氫能源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把整個藍星目前的所有的能源需求都填滿還綽綽有餘,
用目前人類所能達到的最大壓縮量,把木星的氫能源壓縮排缸筒,經過軌道動力學、天體動力學等科學計算之後,
利用木星引力圈進行軌道加速之後,
將其彈射至火星附近的加速環,
屆時,
由火星基地的高超精密計算機對其進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姿態調整和速度控制,
併為其加持近月軌道減速指令。
姿態調整指示燈為紅色,加速指示燈為藍色,指令加持燈為紫色,三個動作全部加持需要0.00001秒,
精度就是一個文明的高度,
在這裡就完美的體現了出來。
從木星到月球,扔一個球過來,還能砸中固定的基地,難度不亞於用一根細到顛毫的針,
從太陽上隨手一扔,就能擊中藍星某片沙漠中的一粒沙子的正中間一般。
而且,哪怕就是自己面前這12架機械臂的操控,就是人類控制系統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