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司芒小組迎來了聯邦大賽的第二輪比賽,對戰南華學院的李飛小組。
這幾天蘇微和薛白雪好像達成了某種默契,小組習慣性臨戰之前的討論上,你一言我一語的,最後得出的方案竟然是:
沒有方案。一切以臨戰反應為準。
而且,變更了交戰順序,第一名出戰的改為司芒,蘇微第二,薛白雪最後。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當然要讓我們最強的主將打頭陣!帶領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兩女異口同聲的說道。
不是你們說要把最強的戰力留下壓軸的時候了啊?吳迪和牛犇不屑的撇了撇嘴。
司芒無所謂的聳了聳肩,自己把自己能做到的東西做到最好就行了,反正截止到目前,自己面對的競爭者都是比自己至少高出一個段位的。
司芒自己也總結了一下所有戰鬥的得失,最後還是發現了一個事實:
所有的勝利,根本就沒有以弱勝強這回事!所有的勝利都是以強擊弱,方才勝之!
就拿自己和魏亮那一戰,多算勝,少算不勝,對方根本就沒有把其他人放在眼裡,
不在意的結果就是不關心,
不關心的後果就是不重視,
不重視自然就在情報上差了一截,論及知己知彼,首先輸了一籌。
臨戰之時,己方的所有整備資料經過反覆推算和驗算,這還是蘇微和薛白雪兩名天才少女,
借用梓月學院的個人模擬艙進行多次路線行進並且按照時間和空間結點交手,並且對牛犇的整備速度進行嚴格的量化之後,
得出來的結論——
整備100%固然是好的,但是對於一場比賽來說,綽綽有餘!83%的能源是目前自己一方可以達到的極限,夠用!
可以說,整個戰鬥過程都已經提前被反覆實戰推演過了,雖然不能復刻魏亮的所有動作,
但是,蘇微和吳迪對司芒的每一個動作都進行了一再的完善,薛白雪甚至對魏亮的心理活動進行了建模,
確保司芒的每一個挑釁動作都能精準的踩到魏亮的逆鱗之上,看似對方是在一怒之下自己做出的選擇,實際上是被自己引誘的做出的選擇,
這是對魏亮量身定做的一個戰術,可以說,幾乎算準了對方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反應,甚至連對方會直接忽略掉能源不足的報警提示都算計在內,
他豈有不敗的道理?
最後,司芒在戰前,腦海裡也不住的迴響蘇微那幾句擲地有聲的發言:
“聯邦比賽其實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允許後退和避讓,卻而且還鼓勵利用虛擬地圖中的各種地形來提高自己的勝率,但是為了避免沒有意義的逃竄,以及惡意的避戰,比賽又設定了很多的規則。
我們的目的就是利用這些規則!基本規則有三條:
第一條基本規則就是,不二過!
除非二人正處於交戰狀態,否則已經前進過得路線,不允許再繼續行進,重合率超過5%即為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