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洵本就是秀才,今年的鄉試他是有機會參加的。只是他的身體狀況讓人擔憂,能不能堅持考完整場考試都不好說。
這種情況下趙海自是不希望他參加的,他的身體在魏若的調理下好不容易好了一些,參加費神費力的鄉試可能會讓他的病情重新惡化。
但趙洵本人很堅持,說什麼也不想錯過這次的機會,寧可死在考場上也不願意錯過。
趙海無奈,勸不動,只能答應陪他來省城。
於是魏若順便做了這樣的安排,既可以方便趙海照顧趙洵,又可以讓趙海幫她處理省城這邊的事情。
除了趙海,還會有幾個石頭村的村民也會在晚些時候抵達省城,供趙海差遣,為魏若組織新購置田地的後續耕種工作。
因為魏若對石頭村的這些村民有一定的瞭解,對他們的能力和態度都比較認可。
新的莊子啟動的時候完全用新人會增加管理難度,尤其是這次魏若購入的田地面積比較大,管理難度也大,調配一些熟悉的人過來,會使得事情更為順利一些。
之後魏若又去城內逛了逛,看了一些鋪子,詢問了價格。
但鋪子並不著急定下來,魏若只選了個大概的位置,具體的抉擇會等奶孃許伯伯過來做了進一步的考察瞭解之後再做。
到第三天的時候魏若才和魏瑾亦一起去見了魏屹琛,給魏屹琛送了些東西。
見面的時候魏屹琛的神情還和前幾日的時候一樣冷漠嚴肅,不復從前溫和,更不會像以前一樣逮著魏若說一堆話。
魏屹琛向魏瑾亦和魏若簡單地道了謝後就讓兩人回去了。
忙完這些後,魏若幾人當天下午便動身回臺州府了。
這一趟出行,來回路程加上在省城停留的時間,魏若幾人整整花費了八天。
要不是怕再晚回去要遭雲氏的責問,魏若回程路上還能再耽擱幾天。
等魏若和魏瑾亦再次回到台州府校尉府的時候,剛好是八月十四的晚上了。
因為第二日就是中秋佳節了,府內上下格外的忙碌。
魏若回府後照例去跟雲氏請了安。
而云氏今日的神色卻非常不好,並無要過團圓節的的喜色,但她的臉色似乎不是針對魏若的,在魏若晚歸這件事情上也並未多說什麼。
不知是不是因為在本該團圓的日子裡,她最看重的兒女都不在她身邊。
等回了聽松苑找來張嬤嬤細細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雲氏心情不好的原因不止是因為魏屹琛和魏清婉不在府上。
就連魏明庭明日也回不來,因為前線抗倭軍和倭寇又打起來了,這會兒不知是什麼情況。
另外在魏若他們去省城的這段時間裡,雲氏收到了京城伯爵府的大老爺給校尉府寫的信,信上說京城有貴人想要提攜大老爺,給大老爺安排官職,但前提是他們老爺得配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