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主任也沒多說什麼,他雖然不認為介入科能順利解決問題,但他同樣也不希望一個16歲的小姑娘做開胸手術。
如果胸外科經手的話,哪怕腔鏡手術取不出來需要開胸,但手術的確不大,問題在於巨大的手術瘢痕。
既然來了,生命不會有危險,試一試總沒什麼錯。
找介入科李明李主任會診,他看了患者的影像資料後沉吟了很久。
“李主任,你感覺能行麼?”楊主任問道。
“試試看,我取過類似的氣管異物,有成功的有失敗的。”李主任道,“和患者的情況類似,都是呼吸科氣管鏡失敗後才輪到我們上場。”
“你就說行不行吧。”
“試試看,這個很難。”
李主任看著片子,說了一句意料之中情理之中的話。
又不是闌尾炎,也不是李主任日常做的肝癌介入栓塞,誰知道行不行。
這事兒沒什麼猶豫的,李主任和胸科張主任溝通了一下,去大外手術室的雜交術間,先嚐試介入手術,如果失敗的話直接開胸。
訂書釘就在右主支氣管裡,不會無緣無故的出來,手術是一定的,就看能不能無損取出。
胸科的醫生送患者上去,李主任拉著楊主任抽菸。
“楊主任,你怎麼不找吉翔醫生看看。”
楊主任一怔。
他仔細盯著李明,想要辨認出李明這句話是戲謔還是當真。
“你那是什麼眼神,我說的是真的。”李明李主任道,“第三集節目你看了吧,好多人問我術中交流是怎麼回事。我跟你講,實話實說,其實吉翔醫生的水平比我高一截。”
“真的?說實話我沒太看懂。”
“採訪的時候我說了的。”
“我以為你在客氣。”楊主任聳肩。
“客氣,開玩笑。”李主任道,“我就是實話實說。”
“不像你為人啊,你屬於死鴨子嘴硬的型別。”楊主任開了一個玩笑。
“你不做介入手術不知道吉翔的水平。有句老話怎麼講,不服高人有罪。”李明李主任澹澹說道,“是真的,吉翔的水平很高。講真啊,我也懷疑,你說他怎麼練出來的?難道介入手術一年的時間就能做到那種程度?”
“是不是吉翔的老師很厲害。”楊主任問道。
“我問了一下,白醫大那面介入科基本被掏空了,當年有四位手術做的不錯的醫生號稱四大金剛,後來三個去了南方。”李主任道,“剩下一個,年紀是最大的,水平也就那麼回事。”
楊主任覺得奇怪,他把自己那面剛發生的事兒和李明說了一遍。
“其實技術水平高,我是認可的。”楊主任道,“可李主任你說,臨床最難的就是和患者溝通。吉翔先是說服了一個我都搞不定的患者,昨天又旁敲側擊的把一起糾紛化解。”
“的確是,這就有些想不懂了。”李主任皺著眉說道,“天賦高的年輕醫生我也見過,不過那都是在手術檯上。手術檯下,處理和患者之間的關係,總是有些問題。天賦越高,為人就越傲,他們處理與患者之間的關係很生硬。”
“這需要時間來磨,可吉翔……油滑到了我都趕不上的程度。”楊主任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