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說的比賽,是市內的選拔賽。
初中選手歸為一類,統一選拔,挑出來的好苗子將作為本市優秀選手前往京都參加全國比賽。
而且,這次比拼的不僅僅只有個人賽,還有團體賽。這是第一回奧賽有團體專案,所以大家都很看重這次比賽。
臨近比賽,李子民兄弟二人更加緊張。
他們刷的卷子堆起來快要比人高,甚至做夢的時候還在算題。
吃早飯的時候,李子民揉了揉自己的腦袋,半開玩笑的說:
“最近的強度太大了,以至於我的腦子痛的厲害。”
李中華往他嘴裡塞了一個包子:“有叫你好好鍛鍊。”
看人顧淮,雖然每天睡不知道多少個小時,但每天還是有一定的運動量。不像李子民,除了坐著就是躺著。
李子民吃著包子,嘿嘿笑了兩聲,繼續低頭看他的題目。
比起他們,顧淮簡直稱得上是毫無壓力。
他覺得去了,就得奔著第一去,不過這個壓力不需要給到自己,李家倆兄弟努努力就行。
抱著這樣的心態,他們參加的市內的集訓。
集訓選址還是在中心學校。
畢竟這裡是市內最好的學校,選在這裡大家都沒有什麼異議。
看著開進學校的白色麵包車,李子民口裡說著‘你看,那些人都是我們的對手’,臉上卻無比的興奮。
對於學霸來說,最開心的事情莫過於遇見另一個學霸。
當然,遇見顧淮這種變態除外。
這次的集訓比上次要長,大約有兩個月,以淘汰制選拔人。
參加集訓的一共有一百來號人,第一輪考試在一週後,大約淘汰一半人,第二輪考試在第二週,淘汰一半人,第三次考試在第四周,只剩下三個人。
而剩下的三個人將作為種子選手,培訓一月,前往全國參加比賽。
一百多位選手來自各個地方,集結了一個省的精英。
中心學校作為省內的優秀學校,有將近二十個學生參與選拔。
沒辦法,這時候的教育資源分配還不算平均,中心學校的資源最好,學生相對確實更加優秀。
中心學校的學生在集訓裡有天然優勢,他們對於學校熟悉,老師也是熟面孔,不需要花時間去適應,也不需要想得太多。
開幕式是在學校的多媒體教室進行的。
比起上次集訓,這次明顯要正規的多,使用的大禮堂能坐下將近五百多號人,每一個地方都能將中央的投屏看得清清楚楚。
顧淮坐在了最後。他對這種形式主義一貫不在意,坐在門旁邊方便待會離開。
李子民和李中華本來想要往前頭做,可看見顧淮坐門口,他們也挑了門口的位置坐下來。
李子民對一切都充滿了好奇。
他看顧淮遠離人群,忍不住問他:“顧兄弟,你之所以離人那麼遠,是為了更好的思考麼?”
顧淮睜眼看他一眼,慢條斯理的說:“是的,你要知道,人思考的時候腦子需要更多的血液,而人多密集的地方,空氣容易不新鮮,所以想要變得聰明,就得先學會獨處。”
李子民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