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半天,他又有點不確定了,於是又看高源。
其他學生也看高源。
高源往下說:“病人服用一次之後,即不思飲食。睡前服用二煎,瀉稀便。黎民之時呃逆頻頻,大汗厥逆,面如死灰,喘不能言,脈微欲絕。”
“啊!”幾個小年輕都是一驚。
剛才說話的小年輕也是一愣,他還說是對證,這一劑下去人都快死了。
高源道:“前醫喂服了她一碗參湯,而後送到我這邊來。我以張錫純氏來複湯和參附龍牡救逆湯,救陽固脫。紅參附子皆用到了30g,乾薑也用到了20g,是辛熱燥烈的大劑之方,而用於斂陰的,也不過是山萸肉一味藥而已。”
“就像這個同學說的那樣,古之醫家皆認為癆病是因為陽火灼陰,火炎水竭,真陰銷鑠。誤治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病人生死一刻的時候,你敢勘破重重迷霧,用這樣的大辛大熱的燥烈方子嗎?”
“如果救回來了,那自然皆大歡喜。如果沒有救回來,找你麻煩的可不僅僅只有病人家屬。且不說中藥化驗機構,就連中醫同行都不會站在你這一邊,因為他們也不一定會贊成你們的治療方案。”
年輕人們頓時啞口無言。
高源語氣漸變得有些傷感:“起死回生,妙手回春,聽起來是多麼美好的詞。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我們無非是在走鋼絲而已,這些年我的確救了很多垂危病人。可同樣的,還有很多病人是我救不了的。”
“我們那邊農村人都很淳樸,哪怕誤治了,也不會去找麻煩。沒救回來,他們也只會覺得命該如此。可城裡不一樣,尤其是你們這樣的大城市,都能把神聖無比的‘同志’兩個字汙名化,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幹不出來的?”
“走我路者,需有菩薩心腸,才可行霹靂手段。需有捨得一身剮,需要有一心赴救的決絕勇氣,需要有不顧個人利益安危的大無畏精神,才能在生死一刻之時,果斷用方,力挽狂瀾。這些,你們做得到嗎?”
幾個小年輕都呆住了。
而高源則更傷感了,他想到了這個肺癆病人,也想到了嚴旬。在嚴旬給他的那張紙條上,他看到了“羸瘦脫形,四肢枯細,體重銳減二十公斤”,還有“雙顴豔若桃李”,他就知道嚴旬已經明白自己誤治在什麼地方了。
就像高源說的那樣,誤治不可怕,可怕的是誤治之後醫者不能挽回,最可悲的是醫者明知道如何挽回,可卻不敢挽回。最讓高源難過的就是他知道嚴旬有這個能力,可嚴旬卻永遠失去了這個勇氣。
也是在那個時候,高源才覺得自己的東西徹底失去了傳承。如果沒有一心赴救的精神,他教再多的方子和理論,都將是空談。
見幾個小年輕已經不敢說話了,高源也沒有怪他們,他只是意興闌珊地揮揮手,平和地說:“沒關係。”
而後,高源站起來要往外走,剛開啟房門,卻見王洪生站在門口。
高源微微一怔。
王洪生看著高源,他恭敬地鞠了一躬,道:“老師,我叫王洪生,是一箇中醫。我想向您學習,我相信我有這個決心可以學到您大醫精誠的精神,一心赴救,絕不考慮個人得失。”
高源這次真愣住了,他真的沒想到王洪生會來這麼一出。
連鄧老也意外極了。
何方就站在高源身後,他也大聲道:“老師,您還記得您在我書上留下的寄語嗎?‘菩薩心腸,霹靂手段。復興中醫,捨我其誰!’老師,如果年輕人都沒有血性了,那中醫就不再有未來了,那我們還學個屁啊!”
高源回頭看去,見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龐。
“復興中醫,捨我其誰!”
“復興中醫,捨我其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