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華嘆了一聲:“慚愧,工資發不出來,能怎麼辦?產品擠壓在倉庫裡面,沒有銷路。你知道我們工廠也有自己的小醫院吧?現在藥品都沒錢進,職工藥費報銷也做不下來。還有那麼多退休工人,也沒啥辦法了,連工廠幼兒園都辦不下去了。”
“這麼難了嗎?”高源非常意外。
胡仁華撓了撓腦袋,他頹然道:“我是不是挺失敗的,之前在張莊衛生院做院長的時候就沒搞好,後來調來陶瓷廠,現在也變成這樣了。”
高源安慰道:“別這樣說,當初可是你帶著我們走出三年特困時期的,你已經很了不起了。”
胡仁華卻道:“我還不是瞎忙活?買不起藥材,我就去山裡自己找藥,結果找了一堆亂七八糟的回來。你們不肯給病人用,我就在自己身上試藥,不是上吐下瀉,就是疼的死去活來,結果為了治我,還浪費了不少正經藥。”
聽到這裡,心情抑鬱的高源忍不住笑了起來。
胡仁華說著說著,自己也笑了。
高源問:“那以後你們陶瓷廠怎麼辦?”
胡仁華道:“只能承包了。”
高源問:“也承包?”
胡仁華點點頭,反問:“什麼叫也?”
高源回答:“就前面,有個做生意的,想去承包我們醫院的科室。”
胡仁華很意外:“還能這麼搞?”
高源無奈地點頭:“這個口子已經放開了,已經有醫院這麼做了。畢竟能收取很大一筆承包費,而且還可以分走承包出去科室收入,醫院又不需要多付出什麼,這對很多財務狀況不好的醫院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胡仁華摸著自己的腦袋說:“怎麼到處都在搞承包,不承包是不是都幹不下去了?”
高源嘆息道:“院中之院,乾的哪裡是人事。而最讓我難過的是我那個徒弟嚴旬,他居然很支援這種做法。他就認為誰做不是做,讓更懂經濟的人來經營醫院,對所有人都是好事。”
“醫院效益提高了,職工的日子也就好過了,工作積極性也就起來了。醫院有錢了,就不會想著再從病人身上多賺錢。犧牲一兩個科室,可以換來各方面的好處。這就是他的論調。”
胡仁華沉默了好一會兒,他也在琢磨這事兒,最後他道:“隔壁縣的造紙廠也承包出去了,新廠長就是原來廠裡的銷售科長。當上廠長之後,他對內大刀闊斧積極改革,對外拿出重獎努力跑銷路,結果還真把利潤給做起來了,把他們造紙廠又盤活了。”
說到這裡,胡仁華就不說了,只是看著高源。
高源問他:“你是在勸我?”
胡仁華搖搖頭:“我只是在說工廠的事情,承包不一定是壞事,我們現在就在物色可以盤活整個工廠的承包英雄。”
高源嘆道:“可我們是醫院,不是工廠。”
胡仁華道:“醫院現在也要講效益,不是嗎?”
高源還是搖頭:“工廠幹不好,最多產品質量不好,或者產品滯銷。醫院出問題,那可全涉及生命安全的大問題。你們是賺錢的,最多賺不到錢。可醫院是花錢的,有可能會傾家蕩產。”
胡仁華點點頭,也覺得有道理,他又問:“是誰想承包啊,是你們醫院職工嗎?”
高源道:“外面的,一個叫錢陸華的人。”
胡仁華當時皺眉:“哎喲,這可有點難辦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