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思索片刻,覺得劉武說的卻是有幾番道理,若是公子劉琦在位,自己進可北伐曹操,退可護佑荊州百姓平安,若是公子劉琮在位,又怎肯親近自己,放棄親生母親蔡氏和舅舅蔡瑁?
到時候若是曹操來攻,蔡瑁張允兩個酒囊飯袋之徒又能抵抗多少時日?自己於公於私都應該去幫助公子劉琦登上荊州牧之位,既然話已至此,劉備也不再推辭,他道:“文良可有妙計助公子劉琦登上荊州牧之位?”
劉武見劉備認可自己的方案,他便將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告訴了劉備,劉備聽後也不免大喜,此事就按文良的意思辦。
……
劉備與劉武第二天清晨便準備要走,劉表再三挽留,劉備以新野公務繁忙,防範曹操來襲的藉口謝絕了劉表,劉表以為是昨日的事情給劉備和劉武造成了不好的印象,便連忙向劉備劉武二人賠不是,劉備也不再跟劉表客套,婉言謝絕。
臨走前劉武囑咐劉表要按時吃藥,不要沉迷女色,休養生息便可痊癒,劉表滿口答應,送別劉備劉武三十里。霍峻因為有要事在身,無法前來,讓伊籍給劉備劉武帶了話,相約有空再聚。
劉備和劉武二人踏馬賓士,一路北上,消失在眾人的眼中。
路上。
劉武記起徐庶對自己的不滿,此次回去定要將這些誤會解除,他向劉備建言:“主公,徐庶徐元直乃是大才,主公切莫因文良負了元直。”
劉備對於這件事也是不願提起,畢竟他也不想陷入左右軍師相爭的泥潭,這樣的內耗,對於劉備這樣的團隊實在是致命一擊,可劉備又不是什麼神仙,強制性的服從只會導致強制性的反抗。
劉備對件事實在是束手無策,他問:“文良,有沒有辦法?”
劉武見劉備在詢問自己的意見,他便如實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主公只要多多關心元直,我想元直定能夠從內心上感受到,切記要一碗水端平。”
一碗水端平?這也太難了吧!人這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對於自己親近的人,想要一碗水端平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劉武當然知道這件事並不容易,他自己願意吃點虧,只求徐庶能夠不再感到危機,或許將諸葛亮請來可能會有破解之法?想到這,劉武自嘲的笑了一下。
劉備將劉武的話記在心裡,多多關心元直,一碗水端平,劉備自然是願意看到自己的謀士其樂融融,大家和和氣氣不因為其他事情而分心。
永林。
話說劉備和劉武剛走沒多久,便看到了趕來接應的張飛和趙雲,張飛趙雲見到劉備,立刻迎了上去。
張飛指著襄陽城罵道:“大哥,我現在就領五千精兵,剁了蔡瑁張允這兩個混賬東西!”說著便要躍馬衝鋒,奔著襄陽城而去。
劉備連忙叫住張飛:“翼德快回來,我有文良仲邈機伯等人在身邊保護,蔡瑁張允的奸計沒有得逞。”
張飛一聽是劉武保護了劉備,連忙拱手:“文良軍師辛苦了!總有一天我要將蔡瑁張允二人剁下來!”說完還沒好氣的罵了兩句。
一旁的趙雲也向劉備說明了緣由:“我與翼德收到文良軍師的手信,立刻點齊一萬兵馬朝著這永林趕來,元直軍師特意囑咐我二人不要靠近荊州北城,故而再次等候。”
劉備對於此次的行動甚是滿意:“子龍翼德元直都辛苦了,我們速速回新野相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