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莫一言便帶著幾人動身,前往臨福縣的縣衙之中,一路上打起了十足的精神,不過預想中的襲擊並未發生。
他們順利的來到縣衙外,當眾取出了三頭妖物的屍體,隨後由縣衙的捕頭確認,的確是以往為禍當地的山精妖怪。
只是一個問題,也因此在城中百姓口中傳開,為何本該已經被河伯斬殺的妖物,如今屍體卻出現在了縣衙外?
這些妖物有的出現在十多年前,有的出現在
數十年前,其中最久遠的時間,便是距今一百六十多年左右。
同時在見到一路無事發生後,朱濤便帶人將昨夜解救的凡人,安全的送到了縣衙之外。
剛剛散去的人群,當即又重新匯聚了過來,甚至沒有過太久,城中各處得到訊息的夫婦,便哭喊著趕到了縣衙,從人群中找到了自己失蹤的孩子。
宛若有一塊巨石,砸進了一潭深水之中,濺起了大量的水花。
悄然之間,便有一則傳言散開,據說這些妖物從頭到尾並沒有被河伯斬殺,而是投入了這位神祇的麾下,百多年來為其暗中做了不少的腌臢事情。
而作為賞賜,河伯便擄來了無辜凡人,賜予這些山精妖怪作為口糧與享受。
一時之間,城中諸多百姓相互討論起來,後來更是形成了對峙,一方大罵河伯草菅人命、為禍百姓,一方覺得是有心懷不軌者,在誣陷這個善良的神明。
隨之而來的,有人開始傳播一切的始作俑者,乃是小元山上新建的水神廟,為了搶奪香火而向河伯潑髒水。
就當一眾百姓吵得不可開交,誰都覺得自己說的有道理時,一名名縣衙的衙役與捕快,開始穿梭在街頭巷尾,張貼一張張剛剛頒佈的官府告示。
其中的內容,大致便是坐實了河伯並未斬殺妖物,而是將其收入麾下為自己做惡的事情,如今共有三十九個被解救出來的人可作證。
一石激起千層浪,說的可能便是如今的情況了。
整個臨福縣都沸騰了起來,議論聲不絕於耳,但凡得了空的百姓,都在彼此談論此事。
一些有心人更是混在人群中,竭力將一切引導向小元山的水神廟。
得益於河伯的形象深入人心,絕大部分百姓更願意相信這種可能,一時間民憤漸起,多有好事和激動之人,言稱要去討要一個說法。.
「差不多可以行事了。」
縣衙中,年輕縣令聽完手下的回報,便輕輕點了點頭。
他起身走到房門處,望著遠方的天際,隨即便喃喃自語道:「臨福縣的禍亂,由我張清揚揭開所有的謊言!」
不到一刻左右,二十多名捕快齊聚縣衙,更有八十名守城官兵被調動,在縣令張清揚的帶領下,目的明確的前往城隍閣。
前後不過半個時辰,城隍與麾下靈官失蹤,疑似被妖邪暗害的訊息,便立即在城中傳播了起來。
原本憤怒的百姓,頓時如被一盆涼水,從頭頂澆到了腳一般。
直到這一刻,許多人才想起來,臨福縣除了河伯之外,還有著城隍爺這位神祇庇護。
只是如今城隍與靈官,竟然失蹤了,而且矛頭還指向了河伯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