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在理光公司,把美國的套路,再次使了一遍。至於效果嘛,只要是商業化社會,結局都差不多!
不過這次的價碼,是兩年100萬晶片。不看好RB市場?那是絕不可能。但是,為了以後砍價,林毅不能露出底線。
即使訂貨量大縮水,日方晶片供應商,仍然是千恩萬謝。
這幾年經濟危機,別的發達國家,年經濟萎縮12%。而RB最慘,超過3%。
訂單就是希望,林毅這個大主顧,當然是超級貴賓。要不是他急著走,保準安排一條龍。
這個時間段,主機研發就是命脈,新加坡那邊有事,當然要儘快回去!
圍繞這個專案,已經匯聚了多方專家。美國公司派遣,香港的學界網路,新加坡數所大學。此外,在政府幫助下,英、德、日相關人員,也紛紛前來參與!
百多名各國專家,當然要仔細協調。而出問題的地方,就在於新加坡政府,派出的一位工作人員。
“加拉瓦先生的公司,在印度很有實力。貴公司的研發專案,如果有他參與,不光能夠提升進度,對於以後的市場開拓,也是一個強大利好!”
在商言商,這話說的不錯。但是林毅有個疑問,對面這位青年官員,好像也叫加拉瓦,而且也是印度裔。要說其中沒有貓膩兒,打死他都不信!
更嚴重的是,前期準備工作,這家公司沒有參與。而加塞的事情,林毅很是反感。真讓對方進來,現有的利益分配,豈不是變成一團亂麻?
所以這次見面,最後當然不歡而散。然後,這位政府協調官,開始不斷找麻煩。而且那些小手段,用的可真是熟練。就是想要舉報,都很難找到證據。
蒼蠅嗡嗡亂飛,林毅不勝其擾。
正好,他的老朋友、美食家蔡慕雲,周遊世界回來了。新加坡分廠的易經理,就是對方推薦的,能力很是不錯。林毅早想登門拜謝,現在對方回來,時間倒是剛剛好。
“林大老闆,我這次歸家,可沒帶什麼美食,無法好好招待你嘍!”將近一年未見,蔡慕雲並不見外,仍然像老友一樣招呼。
“你又不是我的人,叫什麼老闆?叫毅仔就好,我叫你老蔡,怎麼樣?”
“不行,我還年輕的很,可別把我叫老了!叫我蔡兄吧。”
雖然這種稱呼,有點像電影臺詞,讓林毅很不習慣。但人家愛好古稱,就是喜歡這麼叫,他當然也入鄉隨俗。
“蔡兄,你不是最愛美食嗎?怎麼這次回來,卻沒有絲毫喜色?”
“還喜色呢,不哭就不錯了!我這次出去,是應邀前往。結果那些食物,都是些人情關係,實在不對我的口味!”
林毅聽了這話,有點不好意思。
見他這樣,蔡慕雲醒悟過來:“去年香港美食節,我會過去看你們,確實是老喬的人情。但大澳的美食,要真是不合口味,我絕對不會推薦!作為美食家,必須要有原則!”
林毅連忙道歉,然後提起官員的人情,和隨之而來的煩擾。
蔡慕雲斥責道:“想的太多啦!以你現在的身份,隨便都能見到大官,說不定一下就解決了。”
林毅撓撓頭:“貿工部的夏瑪部長,倒是邀請過我。但她也是印度裔,如果護短的話,說了豈不是更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