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如常郡王在請罪摺子裡說的那樣,青洺縣主在去廟會的途中被歹人擄走的。
常郡王府的人幾乎將柳州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找到人。
後來一個柳州的香料商人從京都回來,給家中女兒買了一對水滴形狀鑲嵌紅寶石的金耳墜,其女出去赴宴時,被人認出那是青洺縣主的耳墜。
這個訊息傳到了常郡王府,常郡王審問了那個香料商人,商人只說是在京都的一家金鋪裡買的。常郡王府不能離開封地,只能派自己的心腹來京都尋女。
兩個心腹來京都後徑直找到了福祥金鋪,逼問宋掌櫃耳墜的來歷,宋掌櫃只記得將耳墜賣給他的是一對父子,常年在渭水河上清淤。
心腹們又找到了魏家雜貨鋪,從魏長貴那裡得知,金耳墜和金手鐲都是從一具溺亡的女屍身上取下的,又得知女屍在義莊,兩人便前往義莊偷屍。
誰知正巧碰上京兆府的差役辦案,被抓了個正著。據那兩人交代,福祥金鋪的宋掌櫃之所以被殺,只因他出言侮辱了青洺縣主。
換句話說,他侮辱了很有可能是青洺縣主的紅衣女屍。
常郡王心腹在京都殺了一個金鋪的掌櫃,作為主人,常郡王自然是難辭其咎。但元和帝紅衣女屍的身份還未確定,那兩人暫且死不得。
據暗衛查證的訊息,清洺縣主左腳生來有疾,左腳腳掌沒有小腳趾。而紅衣女屍的左腳正巧能與這一特徵對上。
紅衣女屍就是青洺縣主,在其身份確定那一刻,元和帝心裡的痛心與憤怒再也壓制不住。
“給朕查,朕倒要看看,究竟是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敢謀害朕的侄女們。”
隨後賜給燕厲一道旨意,命三大王府以及相關人員全力配合大理寺查案,若有不配合者,便是違抗聖命。
燕厲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將殺害貴女的兇手找出來。
東宮
太子正與一名白髮老者對弈。太子手執黑子,白髮老者手執白子,太子一子落下,瞬間吞掉了白髮老者好幾顆棋子。
白髮老者微微一笑,“殿下雖是棋行險招,卻將老夫打了個措手不及。”
太子搖頭,“若非別無他法,孤是不會動這顆棋子的。”
白髮老者但笑不語。
太子又問:“松先生,你說燕厲能查出幕後真兇嗎?”
白髮老者也就是松先生摸了摸唇邊的鬍鬚,“小蝦好尋,大魚難覓。”
太子聞言斂了笑容,“松先生既出此言,想必是卜算出了什麼?”
松先生面上依舊笑呵呵,嘴裡卻道:“推演之術不是萬能,還請殿下見諒。”
太子自然明白他的言外之意,語含歉意道:“不怪先生,是孤太過強求。”
過後便不再與其談論此事,接著兩人又對弈了一局,依舊是太子獲勝。
松先生起身告辭,太子沒有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