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三口在德澤山莊住了兩日便打道回府。
因為戚玉堃要去丹峰書院讀書,輕易耽擱不得。
戚太太帶著戚檀櫻為他準備帶到書院的行李用品,從衣物被褥到茶具吃食再到筆墨紙硯,裝了滿滿兩大箱子。
戚太太還嫌不夠齊全,還想著繼續添東西,戚檀櫻見狀連忙勸道:“娘,兩個箱子夠多了,堃哥兒是去讀書,不是去享樂的。”
“這才多點東西,若是不準備齊全一些,等要用的時候又買不著,後悔也來不及了。”
“娘,丹峰書院又不是窮鄉僻壤,哪裡就能虧著他了?”
戚太太把戚玉堃看的跟命根子一樣,凡是涉及到戚玉堃,誰也勸不動她。
無奈之下,戚檀櫻只好將曾在丹峰書院入讀過的表哥姜良玉請了過來。
見到姜良玉,戚太太迫不及待地拉著他去看自己為兒子準備的行李。
姜良玉看了後道:“姨母,書院會統一發放衣物、被褥和茶具等用品,三餐飯食也由書院飯堂供應。”
“筆墨紙硯倒是可以多帶一些,此外,書院還設有樂課、射課和御課,堃表弟平日裡慣用的樂器、弓箭和騎服也可以帶上。”
戚太太聽了有些發愁,“樂器和騎服倒是有,可堃兒不會射箭,這弓還需去外面買。”
姜良玉安慰道:“沒有也無妨,書院自會準備,只不過自己用慣的比較順手。堃表弟既然沒有學過射箭,最好還是先用書院的弓。”
聽了姜良玉的建議,戚太太鬆了口氣。
得益於姜良玉的指點,戚玉堃的行李減少了一半,最後只剩一個大箱子。
戚太太怕兒子銀錢不夠用,在裝車前還塞了兩個荷包進去。
很快便到了戚玉堃去丹峰書院的日子,姜良玉特地向上司告了一天假,與戚太太和戚檀櫻一起送他去書院。
就在臨出發前,戚玉堃頻頻向後方張望。
“大表哥,可以再等片刻麼,三表哥說會來送我的。”
姜良玉見時辰尚早,頷首道,“你和他倒是感情好。”
話音剛落,就見姜臻玉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總算趕上了。”他跑的太急,停下後還在不停喘氣。
姜良玉連聲催促,他才一頭鑽進馬車車廂,剛坐穩就見戚玉堃皺著眉頭,“三表哥又貪睡了?”
姜臻玉嘿嘿笑了笑,“不是春乏麼,早上起不來也正常。”
戚玉堃哼了一聲,別過臉不再看他。
*
丹峰書院建在京都東郊的丹峰山上,出城後差不多要走一個時辰才能到達。
書院設在山頂,山腳到山頂只有石梯和小路,馬車根本上不去。
戚太太看著蜿蜒曲折的石梯,還沒開始上山,就已經頭暈目眩。
丹峰書院有規矩,新入學的學子必須在午時一刻之前進入書院辦理入學,否則便視為放棄入學。
為了不耽誤戚玉堃入學,姜良玉與戚玉堃走石梯上山,姜臻玉帶著僕從與戚太太和戚檀櫻走後山的相對平穩的小路。
對平日裡出門不是坐車就是坐轎的戚太太來說,後山的小路也沒比前山的石梯好到哪裡去,才走了一小段就撐不住了。
戚檀櫻擔心母親的身體,勸道:“娘,要不咱們就不上山了吧。”
戚太太不肯,“你弟弟入學是大事,我得親眼去瞧瞧。”說著就要繼續往上走,也許是太過心急,剛走兩步就不小心崴了腳。
戚檀櫻立即決定放棄上山,要帶戚太太去鎮上的醫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