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就這麼小範圍的轟動了一下,在這偌大的會場裡像是個小浪花一樣,很快就被撫平了。
接下來的這支曲子能跳的人就很少了,節奏又輕又快,這是留給人來炫技用的曲子。
剛才還熱鬧的舞池一下子空了四分之三。
柳檸兒也離開了,這支舞她跳不來,只留下許惜年一個人在原地。
是有理由的。
許惜年有信心帶一個不會跳舞的人跳慢三,卻沒信心和一個不會跳這支舞的人共舞此曲。
因為太難了。
他跟著節拍,全靠腳尖與腳跟擊地,與此同時身體時而前傾時而後仰,還與膝部的屈伸相互協調。
外行看著滑稽。
內行看著震撼。
這支舞像是有種情緒上的魔力,凡是看著的人都會不自覺的受到那股興奮勁的感染,在歡快的音樂裡心情也變得高昂。
這時候舞池裡剩下的那四分之一也都不跳了,全都看了起來。
如果說剛才許惜年和柳檸兒的那支華爾茲讓人驚喜,那麼現在許惜年獨自跳的這支舞蹈就是讓人驚豔了。
吉特巴!
往往你報個班去學交誼舞,吉特巴都是最後一節課。
因為實際上大多數老師自己都跳不好吉特巴。
如果第一節課就教你這個,那麼在你眼裡這老師水平恐怕也就那樣。
還會交學費嗎?
許惜年就像舞伴是個空氣人一樣,一點也沒受獨舞的影響,我行我素的做一個個動作,拉花、雙手交錯、背拉......
表情上的情緒都給到位了。
最難得的就是他這種,身體上下協調性拉滿,手玩手的,胳膊玩胳膊的,腿自己做自己的。
整個身體就跟個合奏一首樂曲的交響樂團似的。
到這會已經吸引了全場的關注了。
很多人也接觸過吉位元,想著無非就是甩手、蹬腿、哈腰撅屁股。
結果就這麼幾個動作做起來,跳不出熱情似火那個感覺,反而是跳出了股萬家團圓華夏年那種味道。
實在是太有華夏特色了。
根本就做不到許惜年這樣子這麼好看。
為啥?
你用寫楷書的方式寫草書,當然不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