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大概一個時辰,林管事再次來到顧家,還帶了不少人手以及籮筐和牛車。
劉二沒有過來,蘇末眸光微閃,站在一旁看著眾人搬運西瓜。
除去庫房,還有臥室的西瓜蘇末早就拿了出來,放在廳房裡。
林管事帶來的人多,力氣大,都是平日搬貨的好手,很快便將顧家宅子的所有西瓜裝進籮筐,然後放上牛車。
一輛牛車能放四個籮筐,用麻繩綁好固定,而籮筐裡面墊著乾草,西瓜的縫隙之間也塞進他們準備好的乾草,以免路途顛簸,弄壞西瓜。
次日,李氏夫妻二人早早的過來,還帶著自家做的烙餅和一壺熱豆漿。
李氏昨日說要把蘇末當做親妹子對待,是認真的。
蘇末也沒跟李氏客氣,正好她月事來了,雖吃了止痛藥,但還是感覺渾身沒勁,一點也不想幹活。
烙餅和豆漿都是熱乎的,蘇末又去後院摘了幾根黃瓜,洗一洗直接就著烙餅吃。
她見李氏和陳鶴雲乾站著,眉頭微挑,吆喝二人坐下:「嫂子,陳大哥,坐下來一塊吃些唄。」
李氏和陳鶴雲十分配合的坐下。
烙餅本就是他們自己帶來的給蘇末作早飯的,自然不會去拿著吃,因此二人拿起一根黃瓜,掰開一人一半吃了起來。
黃瓜脆脆甜甜的,爽口的很,李氏不由的感慨:「這要是拿到縣城買,指不定能賣多少錢呢。」
說來也是奇怪,她們種的菜跟蘇末種的比起來,總感覺味道差了些。
難道種菜也是要看天賦的?
蘇末不知她所想,笑著搖搖頭。
「我如今靠西瓜掙了不少錢,這黃瓜種的不多,就不拿出去賣了。」
「也是。」
李氏贊同的點頭。
她知道顧平安和顧錦年都在讀書識字,讀書雖費錢,但有四百兩銀子,也足夠了。
吃過早飯,蘇末便交代三個孩子乖乖在家,自己則是和李氏夫妻二人前去縣城,採購需要的食材。
麻辣燙跟火鍋一樣,最重要的都是湯底。
而大雍朝的調味品頗為豐富,且允許宰殺牛、吃牛肉,因此不用擔心湯底問題。
蘇末率先領著去買調味品。
辣椒花椒自然是必不可少,然後還有些香料。
買好後又去賣菜的地方,買些生薑、白蒜、香菜、小蔥之類的…
最後才去肉攤。
豬瘦肉要兩斤,五花肉半斤,還要幾斤豬板油,攤主見蘇末買的多,對她還要豬骨頭這事,大手一揮,兩根大骨棒只收三文錢。
買好豬肉,又去牛肉攤子,同樣買些牛肉和牛板油,還有幾根牛骨。
李氏有些不理解,骨頭又不能吃,要來有何用?
蘇末笑了笑,只道一句「等回去你就知道了」後便沒在開口。
有些事多說無益,只有行動,才能使她人明白。
三人趕著中午的牛車回到落山村。
….
陳遠海見牛車只有蘇末三人坐,便直接送到顧家門口。
進了家門,也快到午飯時間了,正好來做麻辣燙。
「我也是頭一回做,不確定味道會如何,嫂子你先瞧瞧步驟,到時候自個多嘗試嘗試。」
蘇末引燃灶火,開始熬製牛油。
另一個鍋則是大火燉骨頭湯。
「這骨頭湯的熬製,最好是能熬製久些,味道會更好,但現在時間不夠,咱們可以調配湯底的時候,摻些奶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