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開展這項業務,有為將直面阿里雲跟企鵝雲兩個網際網路頂級競爭對手。雖然有為雲肯定有自己的優勢,不管是裝置跟系統自家都能提供,但對面畢竟是頂級玩家,且兩家企鵝都早在數年前就開始深耕該領域。
現在湍流演算法的橫空出世給了有為雲一個佈局的契機。
DDOS攻擊能不能防範?
當然能!
尤其是針對雲伺服器的攻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升級頻寬,當頻寬大於攻擊強度,自然就沒影響了。而且對於攻擊方而言,加大攻擊強度同樣也是需要成本的。無非就是雙方看誰先耗不過誰。
然而依託於雲服務的大都其實是一些小企業,一味的升級成本肯定是不可承受的。
尤其是頻寬的價格是極為昂貴的。如果能拿到湍流演算法的經營權,趁著這個視窗期,推出硬體加軟體完美防禦DDOS攻擊的有為雲,且不額外收取防禦費用,前期足以吸引大批的客戶入駐。
雖然不管是企鵝還是阿里都不是缺錢的主兒,肯定會迅速進行升級。但這涉及到一系列裝置的更新、除錯。尤其是還要在不妨礙正常運營的前提下進行升級,速度肯定不可能太快。
從零開始的有為雲就不一樣了,不需要考慮伺服器上巨大的資料量,只需要簡單的更換網路裝置就能開始佈局。
換句話說,湍流演算法不但能讓有為的網路通訊裝置更新換代,帶來一個海量的新增市場,更能讓有為可以趁機順勢推出自家的雲業務。
什麼叫戰略機遇,這就是了。
以至於有為集團的輪值主席溫旭安在聽完詳細的彙報之後,實在沒忍住內心的感慨,發了一條朋友圈。
“在我曾經的觀念裡,努力跟勤奮是跟天賦同樣重要的。但現在看來,在真正的天賦面前,努力跟勤奮屁都不是!寧孑跟他的湍流演算法,必然會像馮·諾依曼、圖靈一樣被這個世界永遠銘記。今天之前誰能相信後網際網路時代的教父竟然會是華夏辛辛學子中的一員?更讓人驚歎的是,他甚至還沒怎麼接受過高等教育,這可怕的天賦!”
大老的朋友圈裡自然也很多大老。
所以下面評論裡自然也出現了許多大老的身影。
比如阿里巴巴一位高管就在評論區回覆了一句:“據我所知,今天整個業界都在為寧孑跟他的湍流演算法而瘋狂。我懷疑這少年是上天派來拯救網際網路的!”
……
微信朋友圈其實屬於相對私域的範疇。所以朋友圈裡的感慨或者吐槽,傳播範圍也就是在微信好友範圍內的傳播。但天知道溫旭安微信裡哪個好友感覺很無聊,又或者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反正溫旭安的這條朋友圈截圖很莫名的就出現在了微博上。
而且還是一個微博科技向的大V把這個朋友圈截圖放了出來,還配上了一段文字。
“這特麼絕對是我有生以來聽說過的最特麼離奇的故事了。故事梗概是這樣的,一個華夏少年,他考上了華清,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又從華清離開。緊跟著他便在數學界被稱為四大神刊之一的《數學年刊》上解決了一個世界級的難題!你們以為這就完了嗎?並沒有,現在他的名字又出現在了有為集團七大老之一的朋友圈裡,順帶被阿里大老追捧,並且據說全世界此時都在尋找這個拿著主角劇本的傢伙!”
再然後,就很奇妙的……
“寧孑是誰?”這個問題,突然就衝上了個大平臺的熱搜榜。真的,就那個飆升速度,要說背後沒有金主充值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這到可以理解。當無數世界級的公司都急著想要找打寧孑的時候,的確可以藉助網路的力量。
更別提買個熱搜對普通人而言會心疼,但對於那些可以隨隨便便拿出五萬美元只為買個號碼的資本來說,簡直跟不要錢似的……
於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華清某棟女生宿舍樓裡。
“段菲,我跟你說個事。”
“什麼事啊?搞這麼神秘?”
“你還記得那個男生嗎?”
“哪個男生啊?”
“就是在逸夫樓猥瑣你那個啊?”
“還提他幹嘛?”
“先別說著,我記得他叫寧孑是吧?”
“是啊,怎麼了?”
“你看看這個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