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塵漫天。
天地為之變色,日月掩面。
數萬人的鐵騎,宛若洪流一般衝向幼軍的扇形陣。
王越面無表情的坐在馬上。
身旁一位千戶,緩緩的目測著敵軍鐵騎和己方的距離。
“三百步!”
“兩百八十步!”
“兩百五十步!”
“兩百三十步!”
“兩百步!”
王越當機立斷,“傳令,進攻!”
雖然東風步槍的射程是三百五十步,而敵方騎軍在快速衝鋒中,在三百五十步的時候發動進攻,確實能造成殺傷,也能讓敵軍無法進入五十步之內的距離。
但這樣一來,敵軍就有足夠的距離撤退。
達不到殲滅主力大部的目的。
所以,在敵軍衝進兩百步的距離時傳令,等軍令傳達下去,己方發動進攻的時候,地方騎軍已經在百步之內了。
到了這個距離內,敵軍再想撤退,至少也要丟個上萬人的戰損才行。
而且還有個因素。
密集射擊!
要最大規模的造成殺傷,需要密集射擊,距離越近,密集射擊的效果越理想。
用太子殿下的話來說,窮則迂迴穿插精準打擊,富則火力覆蓋,幼軍彈藥不限量,可以肆意,而且王越對幼軍的火器有信心,敢於把敵人放近了打。
癿加思蘭一騎當先。
率領麾下一萬兒郎,以排山倒海之勢,勢如破竹,竹箭開山一般衝向扇形陣的中央。
五百步落陣時,沒有火炮。
三百步進攻時,沒有火炮。
兩百步時,依然沒有火炮!
癿加思蘭越發狂喜,騎軍已經起勢,而對方騎軍竟然呆立在原地,甚至更甚,在己方衝到兩百步時,敵軍竟然下馬。
完全放棄了騎軍對撞的想法!
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敵軍士卒下馬之後,竟然還向前奔跑了十餘步。
癿加思蘭茫然了。
大明的東宮幼軍,打算以人的血肉之軀和草原鐵騎相撞?
這根本是作死!
然後……
癿加思蘭看見那巨大的延長的扇形陣中,每隔個十步左右,就有一個人匍匐在地,旁邊跪著一個人手捧著什麼。
搞什麼名堂?
而剩下的幼軍士卒,擺出了大明神機營的三段射陣列。
又和傳統的標準三段射陣列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