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發展工業才是長久之計,是中國在世界之巔的立身之本。
杭敏道:「先說陛下最為關心的蒸汽機研發所,從去年第二次泰山封禪後,陛下讓戶部加大了對蒸汽機研發所的專案投資撥款,所以這半年來進度斐然,難題一個接一個的被攻克,原理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套體系,並從翰林院借了一位閒散翰林來編寫一本蒸汽機原理的書,目前還在編撰中,這本書編修好之後,就可以為蒸汽機的研發、生產培養出更多的人才。」
朱見濟訝然,「這個主意是誰提出來的?」
杭敏笑道:「工部員外郎肖開友,在一次工部例會上,這位員外郎說工部諸多專案需要的人才捉襟見肘,利用專案培養人才太慢,應該在教育上提前培養,並說,在其他專案上都可以提前編修理論書籍。如果形成了
大量的理論書籍,今後可以推行到國子監、府學,甚至可以成為各科進士必考科目。」
朱見濟猛然拍了拍桌子,「此人不錯!」
杭敏道:「目前工部已經成立了個原理組,由肖開友負責,並抽調人手負責工部各個專案的研發品以及相關衍生品的原理鑽研、編修諸事,但……陛下你是知道的,工部人手本來就緊張,所以微臣還請陛下下旨,起用一些新科的進士。」
朱見濟想了想,「官員除拜方面是太上皇在負責,你稍後走一趟乾清殿找他要人,就說朕說的,讓他迅速劃撥新科進士到原理組,至少要準備個三五十個進士來負責此事,嗯……編寫理論書不能閉門造車,你得告訴肖開友等人,儘可能的去找那些工匠瞭解清楚,如果實在有不懂的,也可以親自來問朕……傳朕旨意,肖開友可以到文華殿求見!」
倏然之間,肖開友就直入青雲了。
一位工部員外郎……
尋常時候哪有資格見天子。
杭敏領旨。
又繼續道:「蒸汽機研發不僅解決了理論問題,也解決了不少工藝問題,其實蒸汽機研發涉及的工藝問題,最多的還是鋼材的效能需求問題,落實到底,就是鍊鋼工藝的問題,而根據我們之前的經驗以及陛下的指示,不同需求效能的鋼材,需要新增不同的材料進去,這就是化工組的問題,但化工組那邊的進度堪憂。」
化工組是于謙義子於康在負責。
其實這個年代的化工,真的是一言難盡,不過是煉丹而已,而且目前為止,化工組的重心一直是黑油和橡膠。
黑油大明也有,但不多。
橡膠……
也找到了,但農部農科院那邊還在研發種植方面的事情,沒辦法大面積推廣,而且搞化工需要的器皿,比如玻璃、鋼材、精密器械等等,都還在起步研發階段。
所以化工組其實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沒辦法,畢竟要從無到有的建造一整套牽扯物理、化工、數學等方面的工業體系,而這些專案之間又互相影響。
發展很慢,這才是現實,畢竟工業不是靠意Yin出來的。
進度慢也無妨。
須知有總比沒有好。
就在朱見濟以為蒸汽機研發難以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果的時候,杭敏的下一句話讓他喜上眉梢,杭敏道:「儘管如此,蒸汽機研發所也不斷攻克難題,在鍊鋼廠那邊的配合下,儘可能的找到解決方案,為此不惜成本,微臣估計,最多半年時間左右,蒸汽機就有可能試機了。」
在研發進度中出現的問題,比如一種曲柄連桿需要的鋼材效能要具有一定的韌性才能鍛造出來,目前鍊鋼廠無法煉出那等韌性的鋼材。
怎麼解決?
直接採用澆築法,雖然成本大,量產慢,但畢竟解決了。
如此這般一說……
朱見濟笑得像個傻子,「半年麼……」
不錯。
半年之後,蒸汽機這樣的國之重器一旦問世,就是舉世震驚的輝煌時刻,它將標誌著大明進入蒸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