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誠是後黎朝的聖宗,不說當下這個時代安南東都的朝堂上人才輩出,黎思誠本人也是極其睿智且有遠見的人,所以這個時代的安南,如果沒有朱見濟的蝴蝶翅膀扇動,景泰二十一年就會吞併占城,數年之後吞併南掌,使得安南成為中南半島的霸主。
放在大明,就是太宗永樂大帝那般的人物。
甚至可能還要高一點。
因為黎思誠本人在文化上更有水平。
在文治方面,頒佈了新的律法《洪德刑律》,令吳士連編寫的《大越史記全書》成為官方史書。
這些功績放在安南,比《永樂大典》對於中國,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這般人物,哪會沒有點遠見,和李古納哈一樣,早就看出了東風步槍對戰爭的改變,可黎思誠比李古納哈無奈,他有這個國力,但沒像李古納哈那樣,想著去大明偷竊技術。
所以他一直在讓人研發大明的火銃。
希望也能如朱見濟一樣,透過自家國內的工匠,製造出東風步槍來。
有成果。
但成果不大。
南征大軍被朱祁鎮的升龍營打崩之後,黎思誠當時是有點懵逼的,因為他不相信朱見濟敢這麼下棋——給堡宗配備東風步槍?
瘋了嗎?
就不怕堡宗打下安南後,利用安南強大的國力、人力,反攻回大明?
作為君王,黎思誠絕對不相信朱見濟會走這樣的棋。
因為不符合朱祁鈺這一脈的利益。
所以先前堅定的認為,升龍營的東風步槍是廣西都司倒賣給朱祁鎮的。
但張鵬到廣西都司這麼一查,黎思誠就醒悟過來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廣西都司倒賣東風步槍給朱祁鎮的話,至少得掉幾十顆腦袋。
結果卻是不了了之。
這不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嗎。
肯定是朱祁鈺兩父子授意廣西都司倒賣東風步槍給朱祁鎮,讓朱祁鎮來消耗安南,等安南和朱祁鎮打得你死我活後,大明就來坐收漁翁之利。
所以讓張鵬來走個過場,不過是為了忽悠堡宗。
免得被堡宗發現這個局。
別說……
黎思誠醒悟過來後,才驚訝朱見濟這一步棋並非如自己想的那般不符合當下朱家皇室的利益,這一步棋經過仔細深思後,絕對高明無比。
因為這是一著陽謀!
是比大漢推恩令還要讓人無奈的陽謀。
安南朝堂知道了大明的這步棋的目的,可有什麼用?
安南能阻擋朱祁鎮?
不能。
安南能說服朱祁鎮放下野望,雙方談判,然後南北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