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堡宗別鬧 > 第三百零七章 于謙臣心

第三百零七章 于謙臣心 (第1/2頁)

于謙想了想,道:「正統十四年,堡宗陛下盡起大明之精銳雄師北上徵敵,宦官王振恃寵專權,致有土木堡之恥,後有陛下登基,團結軍民,力挽大廈於將傾,臣躬身於社稷,仗劍於危城,退也先之敵,穩朝野人心,雖不敢居功,然天下百姓與朝臣以微臣為樞,致君臣失睦,當是時,臣若為臣,理應還權、明志,以穩朝堂以定邊關。然陛下仁厚,漠北狼子野心,臣沐永樂之光,染宣德之輝,憧大明之盛,憂陛下之仁厚而致赴宋之覆轍,遂負罵名而倨傲朝堂,上爭策政行州府,下徵明諫舉乾清,無他耳,唯願以一身而光明頂。」

朱見濟聽得心曠神馳。

于謙這一番話,是他內心的寫照。

言下之意,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後,他和朱祁鈺一起力挽狂瀾,但于謙不居功,認為朱祁鈺是首功之人,于謙是從永樂時代過來的,目睹了大明最巔峰的時候,他擔心朱祁鈺性格仁厚,對北方的戰略會太軟弱,所以哪怕有權臣之嫌,于謙依然牢牢掌控著的兵權,就是為了穩固大明在土木堡之變後的局勢,免得大明重蹈大宋的覆轍,因此揹負著罵名,將朝廷的政策施行州府,又將地方的勸諫上達乾清殿,以一身一生來光大大明。

這是解釋了景泰元年到景泰八年,于謙一直不放手兵權的原因。

屬於交心窩子的話。

朱見濟微微頷首,「於少保之心,日月可鑑!」

于謙笑了笑,「殿下謬讚了,臣受之有愧。景泰八年,殿下持東風於正陽門,以錦衣衛之孱弱兵力,斃王驥、誅石亨、斬徐有貞,而定亂事,景泰九年,殿下運籌帷幄而平沈煜、梁珤、方瑛等人之叛亂,景泰十年,殿下赴福建平建文禍亂,景泰十七年,殿下率一萬幼軍赴哈密,鷹走峽一戰,以零戰損破敵騎五萬,震撼古今,更是自西向東橫掃一線,重現我大明在關外的永樂之光,景泰十八年,殿下一戰收臺灣,精妙用兵,在關外再次橫掃漠北蒙古諸部聯軍。」

頓了一下,「殿下之風姿,已追當年之燕王殿下!」

朱見濟聽得渾身毛孔都舒爽起來。

如果是其他人這麼誇獎,他還會警惕一下。

但這麼誇獎他的人是于謙,這絕對是于謙的心裡話,被青史垂名的大明長城這麼誇獎,朱見濟哪能不飄?

一旁的于冕和朱驥聽得頻頻點頭。

于謙繼續道:「臣以老邁之軀而居兵部,本是願追毅愍公之風骨,然殿下天縱神武,臣以為,可當明君,可御天下,可章未來。殿下之風,可追永樂,可比漢武,可望始皇,於此,臣亦心安矣,可去也!」

這話就很有意思了。

于謙的意思是說你朱見濟這麼牛逼,一定可以是一個盛世明君,這天下是你的,未來也是你的,那麼我于謙也就放心了,可以安心的離開朝堂養老。….

說了這麼多,簡而言之,一個意思:以前于謙頂著罵名在朝堂,而不放權,是因為不放心,但是現在太子這麼牛逼,他于謙沒什麼不放心的了。

朱見濟聽得大為震撼。

這就是大明長城啊。

但有一事不明。

朱見濟問道:「於少保,當初石亨、方瑛等人兩次作亂,你為何要作壁上觀?」

問出這話後,朱見濟心裡有點緊張。

因為這是個千古疑案!

如果於謙願意說,那麼這個千古疑案在今天就會水落石出!

于謙沉默了一陣,「如殿下所想。」

最新小說: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 用超電磁炮轟飛咒術界的可能性